今天的邕宁,港口、园区发展欣欣向荣,宜居、生态、美丽的城区新貌已显现出来。 农建进 马华斌/摄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南宁世贸龙岗花园。 覃永胜/摄
南宁市邕宁区委书记唐咸兴(左六)、区长邓娟娟(左四)深入重点项目玉洞大道(二期)施工现场,研究解决征地拆迁问题。方孙东/摄
邕宁区火龙果基地呈现勃勃生机。 农建进/摄
“邕宁壮族八音”以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和艺术内涵为人们熟悉、赞叹,也成为该城区一张亮丽耀眼的“名片”。张艺军/摄
2014年10月28日,邕宁区在那楼镇那楼中学举行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餐启动仪式。同学们在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带来的喜悦。 施章华/摄
2005年,1条湘桂铁路货运路,仅6.5公里。 2014年底,增加南钦线、云桂铁路南环线,里程增至21.07公里,高铁里程为12.37公里。
2005年,辖区内高等级公路只有1条,里程7公里。 2014年底,等级公路里程增至1013.8公里。
2005年,辖区内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约10万吨。 2015年,辖区内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约500万吨。
编者按
10年,弹指一挥间。2005年3月18日,南宁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邕宁正式撤县设区。
10年,爬坡又越坎。设区之初,逆境种种,困难重重,邕宁区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城区干部群众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不断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谋划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符合邕宁发展实际的路子。
10年发展,蝶变新生。“今天的邕宁,正在大力实施打造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新战略,强势推进‘园区开发、农业发展’两大主战场,以新区建设带动经济放量增长的潜能正在蓄势待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邕宁区委书记唐咸兴充满激情、信心满满地说。
10年拼搏,成绩斐然。“城区财政收入翻番,新区开发如火如荼,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社会事业协调并进,民生投入不断增加……邕宁在踏实迈向产业发展殷实、事业欣欣向荣的新城区。”邕宁区区长邓娟娟欣喜地介绍说。
如今的邕宁,经济社会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一个“宜居宜商、生态美丽、活力迸发”的城区正大踏步走来。
1
党建迸发活力 助推科学发展
“对邕宁来讲,土地、资金、项目、人才,是束缚发展的瓶颈。我们决定从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创新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全面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牢固树立注重基层、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邕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家斌说,2011年以来,邕宁区大力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把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新区开发建设、征地拆迁、清洁乡村、综治维稳以及扶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培养、使用、管理,在一线检验干部作风、培养干部能力、考察干部素质,锻造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狮子型”干部。
回想10年前,撤县设区伊始,邕宁区面对的是干部队伍士气低落、年龄结构老化、年轻干部后劲不足、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匮乏的困局,不利于整个城区的发展。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邕宁区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全面创新突破,“六个一线工作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过去的10年里,邕宁区针对基层组织基础薄弱、阵地缺乏等问题,深入实施“先锋堡垒”工程,打造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创新开展“百个支部联建·千名党员连心”“扎根最基层·建功第一线”等活动,选派优秀干部到一线历练;牢固树立“不唯年龄、不唯经历、不唯出处,注重基层一线、注重工作实绩、注重群众公认”的“三不三注重”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推行“五差额”干部选任、十部门联审、延伸测“德”等制度,推行“公推差选两票决”等干部选任模式,让一批在征地拆迁、新区开发建设、清洁乡村、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狮子型”干部脱颖而出;深入开展“六治六比六创建”活动,切实改进干部作风……
作为邕宁区党建工作的总载体,“六个一线工作法”把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地把党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城区科学发展强劲动力。该做法也先后得到了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各级领导高度肯定。
2
新区蓬勃兴起 拉动经济腾飞
前几年,这里是乡间小道鱼塘阡陌,尘土飞扬;如今,同样的地方却是另一番面貌,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写字楼、住宅小区拔地而起……这描绘的不是虚无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邕宁区龙岗片区的变化。
这样一个显著变化,也正是近年来邕宁区策马扬鞭、大力开展园区开发建设的缩影。随着首府南宁“重点向南发展,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城市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邕宁区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日益凸显。龙岗商务区、新兴产业园区、五合临港产业园区……这些发展规划敲定后,作为负责开发、建设与管理园区的机构,邕宁新兴产业区管委会创新推行高效快捷运转机制,也让整个园区开发保持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态势。2014年,邕宁区的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9.18亿元,占全城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84.6%;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73亿元,同比增长18.48%;完成税收3.88亿元。
邕宁新兴产业区管委会还着眼加快园区路网互联互通,通过采用BT购买等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项目准入把关,引入项目招商专家评审会机制,注重招大商引强资,加强与一批大企业对接洽谈考察,2014年实现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188亿元。
3
财政增收提速 助力社会发展
2014年,邕宁区财政收入达6.65亿元,一举超过2004年原邕宁县财政收入;2015年1月,该城区财政收入首次实现单月突破亿元大关……一个个新的超越还在不断创造中,邕宁区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提高财政收支增幅,加快财政事业发展,有力地支持着整个城区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邕宁区从一个原来没有工业园区支撑,农业、工业、三产发展与城市建设滞后的城区,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以“一港两江三区三带”为主要思路、打造现代临港工业新城。该城区在财政工作上,始终选准财政政策的切入点和财政资金的着力点,对涉及整个城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项目优先支持,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重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尽快发挥效益,早日实现税收。
做大“蛋糕”是责任,分好“蛋糕”更是责任。在财政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医疗、文体等各项民生问题。在财力安排上,邕宁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4
龙头示范带动 农业转型升级
走进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这里家家户户都积极种植火龙果。而这一热潮,在该城区“蒲庙-新江-百济”“蒲庙-那楼-镇龙”和“蒲庙-中和”三条公路沿线两边形成了连片发展效应。群众在这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种植业之中,也实现了增收致富。
据了解,邕宁区以南宁振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引进田野、振泓、大联盟、顺龙等多家农业企业大面积种植火龙果;同时加大联团、团阳、广良火龙果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带动各乡镇农户加大种植力度。像发展火龙果产业一样,如今,已有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邕宁,开创了邕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从过去农民单打独斗、各顾各地农作,到现在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基地遍布各村屯……10年来,邕宁区立足实际,不断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邕宁区副区长何小白表示,当前,该城区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正在重点实施“六个一”(一个果、一棵菜、一头猪、一只鸡、一粒米、一株苗木)农业产业工程,培育优质稻等优势产业,发展淮山等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格局。
5
繁荣文化事业 满足精神需求
壮族八音、壮族抢花炮、壮族嘹啰山歌和壮族采茶戏相继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成为独具邕宁魅力的壮乡文化品牌;2010年以来,邕宁区成功举办了5届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这与近年来邕宁区委、区政府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与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分不开。
一直以来,邕宁区把抓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工作作为活跃城乡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该城区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基层文艺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把文化建设作为当地发展的一个重点。全城区5个乡镇均成立了文联,城区文联各协会贯彻“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坚持“三贴近”,人才济济,硕果累累。据统计,从2008年至今,邕宁区的57支村屯、社区文艺队常年活跃在大小舞台,累计演出超过1.5万场(次),观众约49万人(次)。
据介绍,当地每年还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400多场,参与活动8000多人(次),观众达7万多人(次),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充实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了文化事业。
6
注重民生事业 提升幸福指数
在城区,建起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新模式;在农村,取消五保村,建设养老院,探索农村养老到镇里去的模式……邕宁区将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努力实现老有所依,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近年来,邕宁区委、政府始终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解决民生、推行民主、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狠抓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该城区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规范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建立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动态调整机制。据统计,全城区城乡低保对象由2005年的2.9238万人(次)增加到2014年末的8.2228万人(次),城乡低保救助资金由2005年的227.58万元增加到2014年末的1214.05万元。10年来,累计发放救济物资11.9405万件(套),发放救济粮食324.64万斤,折款535.47万元,惠及39206户10.4940万人;累计投入196万元资金,完成困难人群危房改造340户628人799间;累计投入463万元资金,完成灾后重建506户1531人1340间,让灾民群众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7
提升教育水平 办好百年大计
2014年,邕宁区出台边远教师补助政策,制定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每位教师每月补贴250元;投入694万元对39所农村义务学校试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8万名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2010年以来,邕宁区实施教育基建项目共249个,其中学前教育基建项目70个,义务教育基建项目179个。
过去的10年里,邕宁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在稳步提高:2005年,本级财政生均公用经费年均小学10元/人、初中15元/人,2014年提高到年均小学85元/人、初中95元/人;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国家教程教科书;2007年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年均补助500元/人,初中750元/人;到2014年提高到小学年均1000元/人,初中1250元/人……
自2005年撤县设区以来,邕宁区学前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4年的85%;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迅速,民族中学、蒲庙镇二中等16所学校荣获自治区级示范性学校,118人荣获先进个人等。
8
构建“五纵四横” 打造交通体系
以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和高速公路为依托,拉起玉洞大道、五象大道延长线和疏港大道等主框架干线,打通乡镇间、村屯间公路网络。如今,一个以“五纵四横”干线公路为主线,乡村公路为支线,辐射至中心城镇和村、坡、屯的城乡一体化区域交通网络正在邕宁区铺展开来。
2005年,在撤县设区初期,邕宁辖区内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很低,路况差,17%的行政村不通公路,没有形成公路网络,村、屯道路仍以泥土路为主。面对严峻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邕宁区委、政府根据发展实际,相继提出“一路一桥三区三带”和“一港两江三区三带”的战略决策,同时把交通放在重要位置来发展。
10年来,邕宁区交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口从“无”到“有”,建成了吐吞量约500万吨的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至2014年底,有沿海铁路南钦线和云桂铁路南环线途经邕宁区;南宁外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途经邕宁区的高速公路增至2条,开设有邕宁、八鲤、新江等3个互通出口,在建张村互通1个。如今,邕宁区现有等级公路1013.8公里,辖区内5个乡镇65个行政村、9个社区及50户以上坡屯100%通水泥硬化道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宁市邕宁区
邕宁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邕宁区辖蒲庙镇、新江镇、那楼镇、百济乡、中和乡5个乡镇,含65个行政村、9个社区,455个自然屯,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90公顷;2010年年末总人口为33.74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5%。 【详细】
落户新政:缴满3年社保可落户南宁
近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去年10月份印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户籍同城化方案》之后,广西进一步放宽了进城落户的准入条件,在南宁、柳州就业居住并参加社保3年即可落户,在桂林、玉林就业居住并参 【详细】
第十二届东博会高官会在南宁举行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在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东博会共办方高官共商筹备大计。会议透露,将于9月18日至21日在南宁举行的第十二届东博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中方“魅力之城”确定为香港。 【详细】
南宁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3月16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据初步统计,1至2月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12.18%,增速同比提高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32.01亿元,同比增长7.9%;工业投资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16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