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山多地少,石头的价值没有被挖掘,农民种地时不禁抱怨:哪里来的臭石头如今,臭石头进了厂房上了生产线,财税收入节节高,人民生活日日好,‘臭石头’变成了致富‘亮金子’!”钟山县燕塘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廖继斌目睹该镇靠山致富的过程,谈到石材产业发展,深有感触。而石山“蝶变”成“金山”的背后,离不开燕塘镇这个石材产业发展“红娘”。
该镇拥有花岗岩贮量4.5亿立方米,石坚质好,素有“黄宝红”之美称。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镇充分利用地处大石山区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石山变成“金山”的路子,注重发挥党内外干部、非公经济人士的优势,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集民力,在全镇范围内形成统战合力,不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引进闽商、台商和粤商到当地发展石材加工业,为做大做强石材产业“牵线搭桥”。2012年以来,该镇引进石材建材项目20个,落实项目投资近5亿元。
“新人进了房,媒人未过墙!”该镇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不怕丢面子、不怕碰钉子,为留住企业不辞辛苦地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规划建设特色石材产业园区,大力争取上级项目,引导企业盘活资金,加快园区厂房、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好用地、用工、劳资纠纷等难题。采取“关闭—治理—整合(升级)”整治措施,推进花岗岩加工业综合整治,并引导花岗岩装饰石材和石材工艺品为主的高端产品企业“入户”园区,提升石材产业整体竞争力。三年来,该镇解决企业用地、用工、劳资纠纷等问题40多起,关停整治企业52家,兼并企业5家,整合形成2家规模较大和1家规上石材“新企业”。
目前,该镇特色石材产业园区内的瑞丰石业、建琳石业等规上企业以及落实二期工程后的鑫岩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可年产花岗岩200万平方米以上,产品质地上乘、厚薄均匀、磨光质量好,远销江浙、云贵、四川、湖南、广东等地,每家贡献年税收超100万元,石材产业成为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撑。该镇2012年财税收入378.8万元,2013年财税收入536.5万元,2014年财税收入756.3万元,财税总量增长率每年的增幅达40%,石山也渐渐蝶变成为“金山”。
(谭丽娟 罗泽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钟山县红花镇: 身披绿衣 告别贫困
5月初,走进钟山县红花镇俄柳村螺寨自然屯,映入眼帘的金银花就像一簇簇盆景,装点着以“绿”为主的田野。忙着给金银花追肥的村民钟为向告诉笔者,这连片种植的100多亩金银花,采取“政府+村委+公司”的合作模式,不愁销路,还美化环境,管护得好,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20 【详细】
紫荆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初夏时节,记者走访桂平市偏僻的山区乡镇紫荆镇,只见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布满了一座座山头;在参天大树下穿行,呼吸着清新空气,令人心旷神怡。紫荆林业站梁富强站长告诉记者,紫荆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3%,空气中负离子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40000个,被誉为“天然氧吧”。这 【详细】
[钟山县]全力创建“中国长寿之乡”
全县60.16%的森林覆盖率,奇峰秀美的十里画廊,风光旖旎的花山水库……这是一个山水如画廊,白鹭飞成行,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这是一幅自然资源丰富,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近年来,钟山县逐步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使这里的老人越来越长寿。据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 【详细】
钟山螺寨屯:种植金银花 既美又增收
春末夏初之时,记者来到钟山县红花镇俄柳村螺寨屯采访,看到村头村后到处盛开一簇簇的金银花,巷子里干干净净 【详细】
[钟山县]“生态”建设拉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时下,如果你步入钟山县红花镇俄柳村委螺寨生态村,就会看到这样一幕:群众在忙碌着种植金银花,孩儿在田埂嬉戏,村庄绿树如荫宛如世外桃源,如画卷般美得令人如痴如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