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1日 来源:贺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以前山多地少,石头的价值没有被挖掘,农民种地时不禁抱怨:哪里来的臭石头如今,臭石头进了厂房上了生产线,财税收入节节高,人民生活日日好,‘臭石头’变成了致富‘亮金子’!”钟山县燕塘镇林业工作站站长廖继斌目睹该镇靠山致富的过程,谈到石材产业发展,深有感触。而石山“蝶变”成“金山”的背后,离不开燕塘镇这个石材产业发展“红娘”。

 

  该镇拥有花岗岩贮量4.5亿立方米,石坚质好,素有“黄宝红”之美称。上世纪九十年代,该镇充分利用地处大石山区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探索石山变成“金山”的路子,注重发挥党内外干部、非公经济人士的优势,察民情纳民意、聚民智集民力,在全镇范围内形成统战合力,不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引进闽商、台商和粤商到当地发展石材加工业,为做大做强石材产业“牵线搭桥”。2012年以来,该镇引进石材建材项目20个,落实项目投资近5亿元。

 

  “新人进了房,媒人未过墙!”该镇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不怕丢面子、不怕碰钉子,为留住企业不辞辛苦地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规划建设特色石材产业园区,大力争取上级项目,引导企业盘活资金,加快园区厂房、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好用地、用工、劳资纠纷等难题。采取“关闭—治理—整合(升级)”整治措施,推进花岗岩加工业综合整治,并引导花岗岩装饰石材和石材工艺品为主的高端产品企业“入户”园区,提升石材产业整体竞争力。三年来,该镇解决企业用地、用工、劳资纠纷等问题40多起,关停整治企业52家,兼并企业5家,整合形成2家规模较大和1家规上石材“新企业”。

 

  目前,该镇特色石材产业园区内的瑞丰石业、建琳石业等规上企业以及落实二期工程后的鑫岩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可年产花岗岩200万平方米以上,产品质地上乘、厚薄均匀、磨光质量好,远销江浙、云贵、四川、湖南、广东等地,每家贡献年税收超100万元,石材产业成为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撑。该镇2012年财税收入378.8万元,2013年财税收入536.5万元,2014年财税收入756.3万元,财税总量增长率每年的增幅达40%,石山也渐渐蝶变成为“金山”。

 

  (谭丽娟 罗泽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