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以来,隆安县为进一步提高山区土地、生态资源的利用率,以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为试点,积极探索“稻鱼共养”“稻鸭共作”“荷花养鱼”等高效种养共生农业系统,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生态种养,节地、节水、生态、环保的“美丽效益”逐步显现。
今年3月早稻插秧后,隆安县农委技术人员指导雁江镇开垦农机合作社向稻田里投放了6万尾鲤鱼苗,建立起稻鱼共生特色精品园,规模发展稻田养鱼。这一种养模式可使田间害虫成为鱼的食物,鱼粪又化作水稻的肥料,以生物防治虫害,大大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同时,鱼在田间游动还能起到松土作用,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合作社负责人凌维利掐指算道:“按目前市场上每公斤20元算,这批鱼大概可卖七八万元,收益比普通稻田增加3倍多。”
随着“稻鱼共养”取得成功,“稻鸭共作”“荷花养鱼”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也在当地铺开。雁江镇实施“稻鸭共作”模式,年内养殖两批稻香鸭,每亩可增收800元左右,已推广面积300多亩。各个村口及房前屋后的池塘也都被农民们利用起来,池上莲花池里鱼,成为乡村里的靓丽风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梧州:生态种养激发创富动力
“村里欢迎能开阔村民眼光、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的好项目落户。”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三贵村“第一书记”甘剑梵眼里,位于该村寺底组的生态种养基地就是一个好项目。 【详细】
廖锦成:广西凤山国家生态农业公园构想
凤山县作为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该如何带领全县人民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系重大,意义深远。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论证、征求群众和专家意见,该县提出建设国家生态农业公园构想。这个构想基于对凤山县的现状资源和产业 【详细】
王小东:发挥生态优势加强扶贫开发 在精准脱贫上出实招见真效
8月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小东在上林县调研时强调,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正确处理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和扶贫攻坚的关系,坚持精准扶贫,算好明细账,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详细】
东兰着力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近日,记者从东兰县工信局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东兰县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整合资源着力推进生态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发展桑蚕加工、长寿生态食品加工等特色资源型加工业,力争到2016年,全县生态工业总产值达4.2亿元,增加 【详细】
南丹县委书记到六寨镇调研生态乡村等工作情况
8月10日,南丹县委书记覃荣化到六寨镇调研“清洁乡村”成果巩固、“生态乡村”工作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群众文化生活、黔桂两省边界划定及交往等情况。调研中,覃荣化表示,要巩固好“清洁乡村”活动成果,加快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丰富群众精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