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一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 刘 飞/摄
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群众正在制作黑木耳菌棒。 刘 飞/摄
昭平县黄姚古镇,群众正在晾晒黄姚豆豉。 刘 飞/摄
4年前,昭平县成为贺州市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4年时间里,“长寿之乡”带来了什么
“昭平的环境和空气带不走,就带点长寿食品吧,好山好水里生长的东西错不了。”8月27日,来自深圳的游客梁磊告诉记者,他和家人自驾来到昭平旅游,全程主要消费不仅在玩,还在于购。
两天的行程,梁磊一家游览了黄姚、茶园等景点,返程时,车尾箱里塞满豆豉、昭平茶等土特产。“昭平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非常好,这里产的有机食品是农产品中级别最高的,不虚此行。”梁磊说。
自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后,昭平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深加工业,把发展长寿食品产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今,不仅“长寿之乡”旅游火了,大山里的“长寿食品”也走进大城市。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把‘绿色资源’变‘绿色财富’我们从打造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长寿食品品牌开始。”昭平县委书记张誉夫说。
8月28日,在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天润食用菌有限公司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几十名妇女收割完“稻菌轮作”200亩水稻后,正忙着制作黑木耳菌棒,经过灭菌、接种、养菌后,10月将摆在田间等待采摘。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在黄姚、北陀、凤凰等乡镇建设菌棒加工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市场”模式,预计今年黑木耳种植规模将发展至1000万棒,产值5000万元,带动农户800户,带动农户增收近1500万元。
目前,昭平县实施品牌精品战略,重点打造矿泉水、昭平茶、黄精酒、茶油、黄姚豆豉、食用菌等长寿系列产品,年销售值超过13亿元。引导企业对厂房、车间、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线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延长长寿食品产业链。加快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特色食品地方标准,统一品牌包装,提高长寿食品声誉和知名度。同时,构筑包括优质稻基地、食用菌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等于一体的35万亩特色长寿食品产业发展带。
另外,该县正着力打造“两个百亿元产业”——以助推亿健有机茶如期上市及开发茶多酚生产项目为主的“百亿元茶产业”、昭平县天然优质饮用水的开发利用及“甘甜泉”天然矿泉水龙头品牌打造为主的“百亿元水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昭平县]今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400户
“危房改造政策极大减轻了我的负担。”说起危房改造,昭平县走马镇东坪村天都小组的低保户李美高兴得合不拢嘴。因家里经济困难,一家人一直窝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这次国家实施的危旧房改造补助政策让他们圆了新房梦。 【详细】
[昭平县]上山栽“摇钱树” 下田种“黄金稻”
特色农业是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凭借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和特点,把农业资源开发成特有的名特优农产品。上山栽“摇钱树”,下田种“黄金稻”这一个个特色农业的种植画面,正是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发展特色农业的真实写照。 【详细】
秦昆: 打造生态长寿之乡创建特色旅游名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州地处祖国边陲,生态环境优美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长寿之乡,是一片难得的绿水青山之地。龙州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旅游支柱产业结合起来,全 【详细】
昭平入选“2015最美中国榜”
8月19日,“2015最美中国榜”在“第三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中国·延边)论坛”上正式发布,昭平县入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