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讯(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韦克俭 田达欢)12月20日,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贫困户宁昌云采摘了一批黑木耳,这是一家人脱贫的希望产业。他说:“技术员几次上门,手把手教黑木耳种植技术。”培训人员上门,手把手传授技术、提供信息,这是南丹县探索实施的“一线课堂”精准培训模式。该县通过送培训下基层,为精准脱贫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贫困群众除了缺资金,就是缺技术、缺信息等,培训则是有效的解决方式。对贫困群众的培训历来都有,但效果如何呢该县八圩瑶族乡吧哈村白裤瑶群众黎治新深有体会:“以前到县里培训了多次,感觉收获不多。”以往,办的培训班多是大课,各村群众都有,从事的产业也多,为了兼顾各方,安排的课程多,没有针对性。黎治新种核桃,林下养羊,一个星期的培训,往往只有一天和他“专业对口”,其他时间就得听“种李子”“养猪”的课程。
如何让培训更加精准有效南丹县采取问卷、访谈、研讨等形式,对全县151个村开展摸底调查,对贫困劳动力个人情况、文化程度、从业状况、产业开发、培训需求和意愿等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培训台帐。目前,已收到贫困群众意向产业开发意见3600多条、培训内容建议1671条。
掌握了群众的培训需求和意愿,南丹有的放矢,精准设置培训内容,把以前“大水漫灌”式的培训,变成逐户、逐村、逐个产业的精准培训,并把课堂搬到果园菜地、田间地头等“一线”。具体操作中,该县重点围绕发展哪些产业、怎么发展产业、群众如何受益等,开展精准扶贫大培训。对精准扶贫干部,重点围绕以争取整合扶贫资金、引导盘活社会资金、切合实际引导产业开发等进行培训;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党员能人,重点开展如何以规模产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带富、农村产业开发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对贫困群众,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实用性强的职业、工种和农业适用技术,因势利导开展精准特色培训;对不同的乡镇、民族贫困户,采用桂柳话、壮话、瑶话等方言授课,确保每个培训对象都听得懂、学得进。
“一线课堂”数次来到黎治新的核桃林下,专讲核桃管护和山羊养殖。黎治新说:“印象特别深刻,一下子就会了。”现在,他种有核桃28.7亩,长势良好;养羊100多只,价值10多万元,甩掉了贫困帽。今年以来,全县已举办“一线课堂”送培训下基层251期,培训学员4.9万人次。
在月里镇巴峨村,60%的农田都种上富硒米,今年的价格比普通稻米高出20%。村民卢玉文告诉记者:“农业局给我们送来技术,农经局上门指导成立合作社,巴峨村今年成了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精准培训中,南丹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企”思路,结合各乡镇特色产业开展重点培训,举办特色经济培训班13期,培育出了富硒米、红心猕猴桃、瑶鸡等一批特色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覃震西:切实抓好精准扶贫 实现岑溪普遍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围绕中央和习总书记的要求,自治区吹响了“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扶贫冲锋号。新形势下,如何实 【详细】
[南丹县]“小水果”种出“大产业”
近年来,南丹县把发展水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实施“优果工程”为抓手,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帮扶、企业带动等方式,大力种植红阳猕猴桃、黄腊李、柑橘、瑶乡月柿等优质水果,推动全县水果产业蓬勃发展。 【详细】
南丹筹资1165万元开展“三化”推动生态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南丹县充分整合“一事一议”、林业、水利、交通、扶贫开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和积极争取区、市的资金支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筹措“三化”建设资金1165.65万元,通过重点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个专项活动,扎实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详细】
南丹“政银保”合作贷款助力金融扶贫
“有了‘政银保’合作贷款的支持,今年我们可以继续扩大猕猴桃种植规模了。”12月10日,在南丹县“政银保”合作贷款签约仪式上,该县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黎承开在签订了贷款合同后说道。当天,该县发放了首批总额500多万元的“政银保”合作贷款,1家农业开发公司 【详细】
南丹“两联三创”进社区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南丹“两联三创”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共有1115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县城区8个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结对帮扶1647名困难党员群众,为社区办好事实事900多件,整合资金1193万元硬化、亮化和美化小街小巷12条4000多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