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讯 桂林市临桂区在所有村级党组织中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有效激活了“神经末梢”,调动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夯实了基层党建的基础。
12月18日,五通镇白马村的蒋冬苟像往常一样一大早来到自家的鱼塘喂鱼。“村党支部帮助引进草鱼养殖,光这一项就能让我家年增收3万元。”蒋冬苟说,这一切源于临桂区“评星定做”工作对后进村的整改。
白马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交通不便。该村在“评星定级”整改中,让一些年富力强的青年党员进入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党员大户带农户”制度,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全村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昔日的后进村现已成为五通镇的“明星村”。
临桂区按照巩固“五星”、扩大“四星”、推动“三星”、鞭策“二星”、整顿“一星”的要求,对“四星”级以下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整改事项、时限、效果及责任人,实行动态跟踪。
截至11月底,该区整顿了临桂镇天华村、四塘镇刘村、南边山永平村等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升了五通西山、五通江门、中庸合峰、四塘李家、六塘小江等13个基层党建高标准示范点,一些后进村实现后来居上。
“评星定级对整顿了一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有效激活了农村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基层党组织真正充满活力。”临桂区委组织部部长吴晓罡说。(李 超 徐明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临桂区:桂花为媒 巧下生态乡村“一盘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农历八月的桂林,总是弥漫着馥郁的桂花香。桂花与象鼻山、漓江一道,成为桂林市闪亮的名片。 【详细】
龙圩镇加强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建议
村级党组织书记是村级党组织的带头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也是党领导村级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龙圩镇有12个村党支部,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表现出结构不优、发展能力不强、工作压力过大等问 【详细】
[临桂区]“四板斧”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今年以来,桂林市临桂区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区)为契机,在“节地”“生地”“刨地”“增地”上下功夫,通过“四板斧”着力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土地浪费、违法占地等问题,大力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