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9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蒙增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罗城讯(通讯员/蒙增师报道)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连日来春雨绵绵,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各乡镇掀起了核桃种植、管护热潮。日前,笔者在该县兼爱乡振新村坡洞屯看到,许多农民忙着给核桃施肥除草,一派繁忙景象。“去年种的核桃,看这长势,一年比一年高,心里真高兴!”村民蒙廖菊说,三分种,七分管,山旮旯里种核桃,只要加强管护,脱贫致富有盼头。

  罗城是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岩溶面积1411.7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3.11%,其中石漠化面积637.40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土地608.07平方公里,威胁仫佬山乡人民群众的生存并制约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补发展“短板”、破发展“瓶颈”,战胜“石漠化”,实现青山绿水和脱贫致富奔小康

  罗城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牢固树立“绿色崛起”发展理念,选准毛葡萄和核桃产业作为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突破口,同时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等多措并举,“啃”扶贫攻坚“硬骨头”,石山变成了“宝山”。“十二五”期间,罗城完成治理岩溶面积326.28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35.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7.25%,比2011年提高1.3个百分点,获评“国家地质公园”。全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0.97万人下降到2015年底的8.34万人,四年累计脱贫12.63万人。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摇钱树上”金子多。罗城依托河池市推进核桃产业开发的有利时机,将核桃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和脱贫产业来发展,以创建核桃产业示范长廊为重点,全面实施核桃“十百千万”示范工程,把核桃产业发展工作重心向科学管护转移,巩固核桃发展成果。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投入核桃发展资金4000多万元,核桃种植面积达8.81万亩;毛葡萄总面积达7.5万亩,产值达1.4亿元,成为全国野生毛葡萄产业第一县;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5303亩,桑园总面积达5.9万亩,基本实现核桃、毛葡萄、甘蔗等主导产业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对低收入人口的带动达到80%以上。去年,罗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93元,增长16.89%,全县1.7万人脱掉贫困帽子。

  加大林业扶贫,“绿色银行”保障足。“十二五”期间,罗城争取中央财政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38亿元,加快了实施珠江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造林补贴等国家和自治区林业重点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全县完成植树造林92.6万亩,封山育林58.4万亩,森林抚育125万亩,造林总面积排在全市前列。同时,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责任的落实和补偿工作,全县管护重点公益林面积达112.8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9.6%,共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6654.44万元,惠及农户3.95万户。2015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20.5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5.2倍,林下经济产值4亿元。林业扶贫,打造“绿色银行”极大推动了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协调,也拓宽了群众的脱贫致富路。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财富源泉”活水旺。“十二五”期间,罗城成功申报并确认为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一般重点县, 2011至2013连续三年争取小农水利建设资金6080.49万元,建成防渗渠道122千米,山塘改造9座,引水堰坝配套整治31座,小型泵站配套改造30处,全县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7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26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60万公斤,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790.91元。2011年以来,罗城还积极争取国家拨付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资金,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完成河道综合治理长度6.17公里,2.47万人和1.03万亩农田受益。2015年,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9.5万亩,总产量11万吨。

  推进沼气池建设,“新兴能源”火焰高。罗城把生态沼气池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把发展沼气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和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家园,“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建设沼气池2.85万座,每年可节柴4.5万吨以上,相当于保护森林面积3.6万亩,解决了农村部分燃烧问题,降低了森林年消耗量,加快了石漠化治理步伐,也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