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5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孙志平 王军伟 徐海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广西靖西市龙邦口岸,大批运载边贸商品的车辆等待通关入境(3月8日摄)。陆波岸 摄

  “我们村就在中越边境线上,山多地少,过去村里因为穷,女孩子都不愿意嫁过来。自从做了边贸生意,日子越过越好,不少人建了新房。”广西靖西市龙邦镇护龙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模说。

  王模介绍,护龙村共有1100多人,从事边贸的就有400到500人,平均每人每天能挣到80元左右。

  护龙村的变化是靖西市中越边境线上许多村屯通过边贸脱贫致富的缩影。靖西与越南山水相连,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中越边境一带人均不到0.3亩田,农业产业几乎是空白,不少边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随着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变。

  “这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边民每人每天可以享受8000元的免税互市贸易额度,我们这一带的边贸生意越来越红火。”龙邦镇龙邦街街委会主任梁昆名说。

  靠做边贸生意,梁昆名家一年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去年搬进了新建的楼房。记者了解到,仅仅在龙邦口岸一带就有3000多人边民从事边境贸易,贸易方式主要是将东盟的坚果进口到中国,转手卖给国内的收购商。

  除了边民互市带来的收益,一些村民还看准了边贸背后的物流商机,做起货运生意。“镇上这两年购置小型三轮车跑运输的有140多户,高峰期一辆车一天货运量达5到6次,运费对边民来说也是一笔可观收入。”龙邦镇副镇长马京貂说。

  近年来为帮助贫困边民尽快脱贫致富,靖西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边民互市点扩容增量。近日记者在龙邦边境经济合作区看到,新引进的广西靖西万生隆(龙邦)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一期工程的互市交易区已初具雏形。

  “未来公司将在合作区启用电商模式发展边贸,边民在网上即可完成互市交易,不仅可以节省人力和扩大交易品种,还可以吸纳更多边民参与。”万生隆投资公司总经理刘渝波说,项目启动后,参与互市贸易的边民有望从现在的3000多人提升至2万人,加之坚果就地加工带来的就业岗位,边贸扶贫将更加精准发力。

  大型项目的引进不仅让边民们看到致富希望,也打开了边境一线群众的发展视野。“现在边民从事边贸必须是‘一人一证’,龙邦街正在申请成立边贸合作社,一旦得到批准,大家的免税互市贸易额度就可以加在一起使用,可以将边贸生意做得更大些。另外,那些没有能力做边贸生意的困难户,也可以通过合作社分红。”梁昆名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