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李春生 王春楠 通讯员 蒋锦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老罗,今年准备种点什么,去年挣了有20万元吧”

  “今年继续种红继木、茶花苗等苗木。钱是挣了点,我还想再承包几十亩土地扩大发展。”

  这是日前记者在荔浦县马岭镇德安佛子村采访时,帮扶干部和曾经的贫困户罗明强的对话。

  在荔浦,有不少像罗明强这样在“十二五”期间脱贫致富的农民。荔浦县长陈代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荔浦的扶贫攻坚已进入从“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由“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我们正在调准焦距,走出一条符合荔浦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

  1“整村推进”面貌一新

  “有女莫嫁石干村,石干挑水上天门!”这曾经是荔浦县修仁镇四育村石干屯的真实写照。泥路难走、喝水要挑,外村姑娘都不愿意嫁过来。

  “以前我们村路很难走,老板都不愿意进来收水果,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该县龙怀乡东坪村村民提到以前的苦日子,印象深刻。

  不过,现在这里面貌已焕然一新。这都得益于“十二五”期间荔浦县大力推进“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让19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7万名贫困人员在创新扶贫模式中脱贫致富。

  “十二五”期间,荔浦县在贫困村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3亿元,19个贫困村全部通了四级硬化公路,20户以上自然屯通村级道路率达100%,新建贫困村人畜饮水工程46处,惠及70多个自然屯。

  荔浦县因势利导,扶持19个贫困村种荔浦芋、马蹄、砂糖橘、油茶等特色产业3.48万亩,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

  荔浦县贫困人口数量从2011年的3.08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1.39万人,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00元,“十二五”期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2 交叉检查摸清底数

  如何将资金精准帮扶到贫困户,避免“被脱贫”“被贫困”,或“富人吃穷人饭”

  荔浦结合实际,探索一套直观、易操作、群众认可的精准扶贫交叉检查法。目前,荔浦县的贫困村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边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教育、卫生条件跟不上,因病因残成为贫困首要原因。

  从去年10月至今年1月,荔浦县抽调了县、乡、村干部以及市下派的精准识别工作队共2000多名人员,进村入户,按照自治区“八有一超”贫困户脱贫标准,入户调查评分2.57万户,摸清家底,识别出贫困户4879户1.39万人。

  “对于每一家贫困户,我们都经过4次以上的反复识别。”陈代昌介绍,每名精准识别工作队员平均负责识别2户贫困户,之后再交换乡镇3次,再次分别识别2名贫困户,如此历经4次交叉识别,让最终确定的扶贫对象更为精准。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后,荔浦县再次针对每个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和脱贫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帮助贫困群众算好家庭收入账、帮扶增收账、脱贫时间账,提供科学依据。

  3 自我加压“高标准”扶贫

  荔浦县域经济比较发达,贫困人口绝对数不算多。如何让贫困人口在脱贫的同时,缩小和富裕人群的差距

  荔浦的做法是提高扶贫的标准,自我加压。该县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加压力,提高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户脱贫认定标准。比如,将“贫困户所在的自然村通砂石路”标准,提高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将“95%以上农户解决饮水问题”标准,提高到“20户以上的自然屯都用上自来水”;将“所有贫困村通宽带网络”标准,提高到“20户以上的自然屯都通宽带网络”。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对此任务,荔浦不但制订了时间表,还“往前赶”:全县33个贫困村,争取2016年脱贫13个、2017年脱贫13个、2018年脱贫7个,2018年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19年、2020年则为“回头看”、巩固提升阶段,确保扶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取得实效。

  4 多方合力摘“穷帽”

  目标已定。荔浦正创新方法及机制,从政策倾斜、企业帮扶、产业扶持等方面下功夫,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扶贫合力,确保扶贫任务全面完成。

  从2016年开始,荔浦将把当年县新增财力的2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同时继续加大争取资金力度,确保在“十三五”时期每个贫困村都能得到上级扶贫专项资金150-200万元。该县还成立新农村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等融资平台,为贫困村脱贫提供资金保证。

  该县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多、社会力量雄厚的有利条件,实施“百企扶百村”计划——在百家企业中,精选其中30多家企业和贫困村一对一“攀穷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协调落实帮扶项目,并为贫困劳动力提供近6000个就业岗位。

  位于荔浦长水岭工业区的桂林丰润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和贫困村结对帮扶以来,该公司以“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对贫困户进行石斛种苗培育、种植推广培训,并承诺参考市场价、保本回收,几十户贫困户因此脱贫致富。

  “农民没钱,我们把种苗、饲料、化肥送到家门口;没技术,我们安排县乡农业技术员指导。”陈代昌说,为了帮贫困户尽快脱贫,他们组织农民种植香菇、木耳、草莓、绞股蓝等中短期产业项目,也兼顾发展砂糖橘、夏橙、杉、松等周期较长的林果产业项目,“把农民扶上马后,还要争取一路护送上致富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外合力“精准滴灌”

  ■漓江晨钟

  金 木

  荔浦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举措,变扶贫方式“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贫困户“输血”,只能帮其解决暂时之需,摘掉“穷帽”;而教会“造血”方法,则可以让他受用一生,铲除“穷根”。这要求政府扶贫时,除了应着力挖掘贫困村、贫困户增收项目外,还应改善贫困户健康和子女受教育状况,提高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同时,扶贫要着眼于长远,把基础设施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路平了、水清了、网通了,群众脱贫致富也才有源头活水,各项事业也才能迈入良性循环轨道。

  扶贫开发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必须引导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共同发力。在这场扶贫攻坚战役中,荔浦县还广泛动员民营企业、致富带头人、企事业工作人员参与其中,鼓励社会各界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手拉手”“一对一”结对帮扶,形成上下联动、各界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