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6月20日讯(通讯员 岑秀杯) “如果没有党员干部引导我发展网箱养鱼,我现在的年收入不可能有16万元。”日前,德保县城关镇坡堂村村民陆祖昌开心地说。坡堂村河流水质好,水资源无污染,贫困群众因缺乏致富思路和启动资金,该县包村党员干部因地制宜,本着“靠水吃水”的经营理念,引导陆祖昌承包河段,为他送去“扶贫网箱”和“扶贫鱼种”,发展网箱养鱼。2015年,陆祖昌网箱养鱼年出售成鱼7.5吨,总产值30万元,纯收入16万元。
“脱贫攻坚要瞄准群众的扶贫需求,精确查找致贫原因,实施精准帮扶。”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石永超说。近年来,德保县针对部分困难群众存在“等、靠、要、怨”等观念,坚持在思想引导和精神鼓励上做文章,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举措,找准贫困点,全力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增强致富本领,促使群众在同步小康道路上迈开大步子。
敬德镇驮良村村民陆太勋在驻村干部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山区旱地资源优势,承包种植辣椒和中草药1000亩,平均亩产值达5000元,并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12户,合作社辣椒和中草药总产值达1000万元。陆太勋和其他贫困群众拔除了“穷根”,成功实现了从“他扶”到“自立”华丽的转身。
“党员干部引导我们发展产业方法多、路子准、‘方子’对。”这是陆太勋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德保县结合“精准帮扶”工作需要,选派80名“第一书记”,417名驻村工作队员包村到户,通过入户拜访拉家常、组织召开会议、深入田间地头等形式,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帮助其分析存在的困难、原因,结合实际提出有效解决办法和措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引导和鼓励,去除消极情绪,寻求脱贫致富途径,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
同时,选准困难帮扶,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全部规划到户、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实现扶贫的“精”和“准”;对有劳动力、有脱贫致富愿望和信心,但缺技术、缺资金的困难农户,通过协调采取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农村小额信贷等方式,有效解决其发展技术和资金问题;对各类地质灾害频发、山高坡陡,地瘠水少,阻断脱贫路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农户,采取异地搬迁的方式,帮助其调整生产结构,发展特色种养,促进就业创业。
通过找准“穷根”,精准发力,德保县脱贫攻坚有明显成效。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2958元增加到2015年的5627元。2011年至2015年底,全县共实现脱贫11.54万人,年均脱贫人口2.3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54.5%下降到2015年的21.11%。今年,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4万人,3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德保县]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在德保县燕峒乡晚江村平谋桑蚕示范基地,笔者看到几位桑农正忙碌地给蚕宝宝进行喂食,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隶属于德保县海萍富民桑蚕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创建的基地之一,始建于2013年,占地面积350亩、桑园面积300亩,建有8个蚕房占地1800平米;2015年养蚕10批,出售蚕茧约 【详细】
[宜州市]精准发力促进商贸服务业工作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宜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大政策及各项稳增长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和培育发展外贸进出口企业为抓手,加大对商贸企业的调研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充分挖掘资源,全力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拉动消费增长。1-4月份,全市实现社会 【详细】
[德保县]“十二五”建设易地扶贫点60个
“我们屯原来居住地在大石山脚底,房屋矮小拥挤,屯内道路狭小,雨天到处积水,垃圾成堆,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活条件艰苦。按照政府的要求,我们屯现在搬到新的住址,过上了新农村美滋滋的生活。”在德保县燕峒乡旺屯村陇长屯移民安置点,移民张大爷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详细】
[德保县]党员引领贫困户摘穷帽
“有黄社长在,我们不担心羊羔犯病,不愁山羊没销路!”5月24日,在德保县龙光乡巴酬村黑山羊养殖场,说起党员“社长”黄秋秀,养殖户黄表宽很是感激。 【详细】
[德保县]旅游与扶贫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近年来,该县把旅游业作为特色经济和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取得良好成效。今年第一季度,该县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