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成了旅游圈的“网红”:4月底,第十届中国·百色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的重要赛段设在该村;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该村日均接待游客过万人次,浩坤美景、美食刷爆朋友圈……
2012年,因为“走转改”,记者曾经到浩坤村呆过一段时间,之后陆续去过几次。这里曾经的贫穷,让人记忆深刻。五六年时间,穷山沟如何成功实现逆袭
5月17日,记者再探浩坤村。
“猪笼洞”见证贫困和希望
浩坤村被大山重重封锁,村民靠种玉米为生,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棚,曾经进出都要斜穿一个叫“猪笼洞”的坑洞,坡度超过80度,木架扶梯近百米高。2005年,当地党委政府帮助打通了一条通村隧道,浩坤村终于打开了山门。然而村里的脱贫产业基础仍然很弱,当地老百姓仍然很穷。
山路还是七弯八绕,但明显平坦宽阔很多。途经的岩流瑶寨没有了茅草屋的踪迹,家家呈现的是红瓦白墙的楼房。
汽车转进通村隧道,约3分钟就到浩坤村。哇!一幅巨大的山水人居画卷展现在眼前:道路宽敞整洁,路灯整齐排列,楼房错落有致,客栈特色鲜明,青山绿水边,三三两两的游客拍照留影……
沿着宽敞洁净的水泥路前行,正好遇到84岁的劳氏专阿婆。阿婆把一楼的猪圈改造成小卖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她布满皱纹的脸笑成了花:“以前拿点东西去伶站街,都要爬‘猪笼洞’,累得很。现在路好了,旅游发展了,家里开了店,每天能挣不少钱。”
深深烙进浩坤人脑海的“猪笼洞”,如今也有了新用途。县里为了教育世人忆苦思甜,将把它改成艰苦奋斗教育基地,接待干部培训体验学习;“猪笼洞”还被设计为户外挑战赛赛段,其雄奇险峻考验着运动员,也让人感受到这里改变贫困的惊心动魄。
“旅游扶贫”闯出新路
见到记者一行,正在值班的村委副主任韦仕升迎出来,话题切入发展。
“路好了,设施好了,悬崖峭壁变旅游资源,水淹地变香饽饽。”韦仕升说。这几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帮扶浩坤村,选定了发展旅游的扶贫路子,现在旅游一天比一天火。目前全村农家乐、客栈、民宿等达40多家,35名当地群众进入旅游投资公司工作,为公司开船、驾车,做环卫工人。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615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壮族风情桥,74岁的韦大妈正在摆摊,芭蕉、红薯、葛薯、野菜、铁皮石斛等土货还真不少。韦大妈说,这些是她从山上“淘”来的,外来游客很喜欢,周末一天收入能有五六百元。
位于三合屯的游客服务中心,满屋都是极具特色的壮族金鱼帽、民族服装等工艺品。工作人员介绍,县民族事务局特地在浩坤开班,培训留守妇女学习刺绣,这些产品都出自她们之手。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进屋坐,吃了饭再走。”村民韦华宝热情地与大家打招呼。“游客是我们的客人,作为主人,我们应该主动问候,礼貌待客,他们才玩得开心。”韦华宝说,现在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遇到游客都会主动问候。韦华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参与旅游服务,各种收入加起来,一年能有3万元。
浩坤村第一书记吴向阳介绍,通过夯实基层组织和龙头企业组织,用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带领群众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形成以旅带农、以旅兴农的示范效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旅游扶贫,我们村有望2018年脱贫出列。”
生活变好光棍变少
以前因为穷,浩坤村的小伙子很多讨不上老婆,小小的村庄有二三十个光棍汉。
在村部,韦仕升透露,老罗最近“脱光”了。
这棵“老树”,怎么在今年孟夏开花发芽记者看到,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老罗原来的破屋,也变成了一栋两层半的楼房,灰瓦白墙,很气派。老罗的爱人来自本乡的富裕村,大大方方地跟记者聊了起来:“浩坤现在条件这么好,老罗人也很好,嫁到这里来也是我的福气咯。”正在串门的老王插话:“下个月,你们要来喝我的喜酒啊!”跟脱贫摘帽一样,短短几年时间,村里二三十号光棍汉“脱”得差不多了。
以前的浩坤,“有女不嫁本村郎”,本村女孩都争着嫁往外地。90后女孩韦美肖则“制造”了一则新闻,之前她在广东打工,家乡变好了以后,她不但回来了,还带着广东的男朋友回村创业。他们计划开一家农家乐,像村里其他民宿、客栈一样招揽生意。
朗朗的读书声,也在见证着这里的转变。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帮助重修了学校,如今该校有65名学前和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韦华吉从这里走出去读了大学,如今又回到村里当了老师,他说,以前村里有句顺口溜:“有酒今日醉,无酒门前睡”。如今这种现象没有了,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近年来,凌云县以跟乐业合办赛事为契机,抱团发展旅游,围绕“一城(凌云古府)、一山(茶山金字塔)、一湖(浩坤湖)、一路(骑行栈道)、一带(乡村旅游带)、一地(水源洞养生基地)”旅游景区布局,加快推进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和浪伏小镇提级改造工程建设,变河道为栈道、变田园为公园、变山区为景区,充分展示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今年“五一”小长假,两县旅游消费达6357.9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0%,让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在青山绿水中念好“致富经”。
“同浩坤一样,凌云的旅游大步向前,旅游扶贫将给老百姓更直观的获得感、更多的期待。”凌云县县委书记伍奕蓉表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何成学:“精准扶贫”思路下的广西红色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
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要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生态扶贫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对于有着深厚红色资源和丰富森林资 【详细】
凌云县农业局组织贫困户外出参观学习
岩佃村位于玉洪瑶族乡北部,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3人,其中贫困户107户440人。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安排,凌云县农业局作为岩佃村帮扶单位,在该局领导的统筹协调下,岩佃村帮扶工作起步早、内容实、形式新。“扶贫先扶智”这是凌云县农业局帮扶干部经常说的一句 【详细】
[凌云县]“三剂良方”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密码”
4月26日,笔者在凌云县下甲镇加西村采访时看到,通过前几个月紧张施工的养鸡场已完工;养猪场征地工作也已全面完成,一期工程正在有序抓紧建设之中。养鸡场和养猪场将分别采取“村集体+农户”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运营,两个养殖场建成运营后对村级集 【详细】
[凌云县]“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用
4月22日上午,“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用暨2017年广西凌云白毫茶交易会在凌云县行政广场举行。凌云县相关领导为使用“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颁发使用证书,茶业企业代表对使用“凌雲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出承诺宣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