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0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袁琳 贺亮军 毕朝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13名全国顶尖人才组成的“高端智囊”,在“十二五”开局之时,全方位把脉广西农业。

  全区14个市、29个产业平台,在春播的春种春养的关键时刻,迎来了顶尖专家们的宝贵建议。

  继去年13名院士被聘为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之后,广西农业又一次大手笔,引智助农,搭建起广西农业科技的强大智力支撑。

  百专家聚首 谋八桂发展

  2月19日,在广西农业“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启动仪式上,113名来自区内外的全国知名农业专家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高端智囊”。

  2010年,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13名院士受聘为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在过去的一年中,院士们为广西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破解广西农业发展难题的办法和建议,其中大力推广超级稻等不少建议已经付诸实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成为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的进一步补充,广西农业“借智借脑”的新措施前所未有。这包括5位院士、17位国家产业首席科学家在内的百名顶尖农业专家,研究领域涵盖广西各个特色种养产业。“十二五”期间,他们将对广西特色农业产业科学布局、科学管理提出建议,相关专家将与全区各级农业部门和相关单位对口合作,通过深入农村基层举办科教兴农大培训、组织学术研讨、引进农业科技项目等形式开展工作,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带动推广,提升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力和农产品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发展交上不俗“成绩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崛起:糖料蔗、蚕茧、木薯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蔬菜种植面积1700多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水产畜牧总产值连续3年突破1000亿元,水牛存栏数全国第一,对虾产量全国第二,罗非鱼产量全国第三。

  “但广西农业还存在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支撑力量薄弱,农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所以,我们亟须向专家‘借智借脑’,把脉广西农业、武装广西农业,利用专家学者的聪明智慧,提升广西农业发展科技水平。”

  当日,专家们纷纷奔赴农业生产一线指导服务各地春耕生产。“我们绝不是花瓶和摆设,一定会在各自专业为广西作出贡献。”启动仪式上,广东果树研究所易干军博士代表所有专家表示,广西对农业非常重视,潜力十分巨大,他们一定不辜负广西人民的厚爱和期望。

  献言又献策 规划“十二五”

  “十二五”开局,广西农业“脉象”如何?广西农业“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启动仪式一结束,专家们便开始“上岗”——对《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送审稿进行审议,把脉支招。

  玉米遗传育种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对广西提出发展“优质玉米产业带”的思路表示赞赏。他认为,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各国,地处亚热带,致力发展亚热带、热带玉米品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广西是全国最早建立玉米专业研究所的地区之一,玉米遗传育种研究有一定积累,如能利用好现有的科研力量,紧抓住一个正确方向走,应该大有所为。

  国家甘蔗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提出,“十一五”期间,广西糖业发展迅猛,如今已稳坐全国头把交椅,是世界四大糖料生产基地之一。但广西甘蔗种植只有两三个品种,从作物防病的角度来看,存在较大隐患。“十二五”期间,开发、引进适合广西不同蔗区的新品种,提高广西甘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应该成为当务之急。此外,和国外先进地区相比,广西甘蔗亩产低、含糖量低、种植机械化低致使种植成本高等问题也相对突出;造成这一状况,有品种、肥料、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克服这些应该有一揽子的系统方案,他本人愿意在这方面提供协助。

  广西年产水稻在100亿公斤左右,是全国水稻主产区之一。目前广西水稻种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亩产偏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50公斤,如能把水稻亩产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广西粮食总产量将可实现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外调。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认为,《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力推广田间套种思路很好,一方面能提高粮食总产量,另一方面对主要栽培作物也有增产效应。广西在田间套种上应该可以大有所为。

  著名微生物菌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宁国赞说,目前广西农业正在高速发展阶段,如土壤成分改良、农产品后期深加工等很多领域,微生物技术都是最佳的处理手段。目前广西农业在微生物技术的运用方面还较为少见,他愿意为家乡牵线搭桥,多引进专家团队和项目。

  春耕八桂行 良技“撒”服务

  手握服务队队旗,心却早已飞向广阔的田野。当日,启动仪式一结束,受聘专家组成的14个服务队,马不停蹄奔赴全区14个地市,将良技良策“撒”向八桂大地。

  由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栽培研究室主任、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所长李奇伟等5名专家组成的第14服务队,来到“中国绿色糖都”——崇左,就我国蔗糖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甘蔗新品种选育成果及推广应用策略、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有关问题举办了深入浅出的讲座。崇左市政府主要领导和300多名农业技术员、糖厂农务人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参加报告会。

  作为“十二五”重点产业,崇左市实施蔗糖生产“4331工程”。李奇伟说,中国糖业的发展潜力在崇左,此次他们到崇左的目的就是加快双方的合作,共同努力,为把崇左打造成世界糖都创造条件。而当务之急,双方必须抓住当前甘蔗种植期,加快推进甘蔗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以最快速度在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见到实效。

  在去年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基础上,广西植病学会理事长陈保善教授、广西昆虫学会理事长陆温教授等专家聚首南宁,提早谋划今年我区的防控工作。专家们认为,2010年,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使晚稻发生面积明显小于周边省份。我区早预警、早部署、早防控,抓住秧田期和大田初期两个关键时期,采取“治虫防病”、“切断毒源”的策略和做法,获得农业部的高度肯定。下一步要重点开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媒介、稻飞虱迁入量与发生轻重关系、病毒敏感时期、带毒虫源的来源等基础研究。特别在稻飞虱发生规律、病毒病流行特点、基因序列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全区推广应用。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