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文化村巴盘屯的莫水平又和老伴一起,到桑园精心护理桑苗。看着长势良好的桑苗,莫水平很兴奋:去年种3亩桑养蚕收入1.5万元,尝到了甜头,今年又扩种1亩啦!
阳春三月,桑园翠绿里处处是桑农忙碌的身影。该县充分发挥县、乡(镇)、村、屯四级技术培训服务网络功能,大力普及种桑养蚕科学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改扩建养蚕基础设施,推动桑蚕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该县桑园面积达16万亩,比去年14.1万亩增加了1.9万亩。
该县积极引进桑蚕新品种,推广桑树丰产栽培、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桑叶全程消毒、小蚕共育、方格蔟上蔟营茧、省力化养蚕等新型实用技术;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桑蚕良种良法;组织实施《环江县毛南族聚居村电脑农业桑蚕示范项目》等10多个桑蚕科技项目。全县“桂蚕”系列良种饲养率保持在62.5%以上,“桂桑优”系列良桑种植率在88%以上,方格蔟推广率100%。去年,全县投产桑园亩均产茧139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
该县选派各乡镇桑蚕技术骨干参加全国、自治区、市级举办的桑蚕技术培训班,并输送到桑蚕发展较发达的浙江、江苏等省和印度、美国等国家深造;聘请广西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前来开办科技讲座和现场指导,县农业局技术骨干和协会的种养能手也深入各乡村进行技术培训。目前,该县有桑蚕拔尖技术骨干人员2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职称2人、农艺师职称26人,为农民依靠种桑养蚕增加收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目前,全县有近6万户农民从事养蚕业,3210个农户种有10亩以上桑园,种桑养蚕年收入超万元的“万元户”2.7万多户,2010年全县农民靠养蚕收入4.87亿余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环江县:采取“六重”举措力促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有序推进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广西28 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2 个乡镇、148 个行政村,总人口37.8 万人,有壮、毛南、苗、瑶等13 个民族,其中毛南族占总人口的15.8%。2014 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共23502 户82158 人,开发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详细】
[环江县]生态移民让更多贫困群众搬得出能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题,我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截至2000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不仅接纳了来自都安、东兰等县贫困群众6.7万人,而且让移民群众基本实现当年进点、当年住上新房、当年开发、当年解决温饱的目标 【详细】
[环江县]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47元 同比增长27.4%
去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着力做好服务方式、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服务水平、服务领域等五篇“服务”文章,实现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去年,该县党员干部组织带动群众种植桑树面积达16.7 【详细】
[环江县]“红雁引飞”带动基层产业发展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实施“红雁引飞”工程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被列为全市党建创新项目进行推广。2015年,该县以“红雁引飞——党员能人带富工程”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党员能人管理、帮扶、带富和考评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能人在经 【详细】
[环江县]生态移民工程计划搬迁6万人
近日,网友“淡若冰 ”在河池“网络问政”专区发帖反映,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中,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村民失去搬迁机会。网友希望有关部门在做此项工作时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群众及时享受上级的“阳光”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