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区:8万台农机助力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
近年来,金城江区在蔗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地块“小改大”的办法,以便于农机耕作。目前,该区共有农机83534台,有效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力紧缺的难题。( 【详细】
平桂农村沼气池有了专职“保姆”
日前,平桂管理区能源办项目验收小组,通过了平桂管理区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项目评估验收。并最终认定该服务站各项设施齐全完备,符合投入使用标准。
【详细】
大化农业机械助推核桃种植
为促进核桃种植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大化瑶族自治县从惠及“三农”、服务“三农”的角度着想,充分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多用途植树挖坑机进行核桃种植挖坎作业,通过农业机械助推全县核桃产业发展。截至2015年12月底,该县种植核桃面积20.6万亩 【详细】
大果山楂促花保果措施
目前,梧州市近郊种植了一些大果山楂。据调查发现,这些山楂有些不开花,也有一些开花不结果或座果率低,这和接穗(取不结果母树枝条及过嫩枝条)质量不好与栽培技术有一定关联,也与肥水管理或偏施氮肥有关。主要原因是营养分配不合理导致植株生理失调。 【详细】
融水获2015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广西林科院桂中桂北片区林业科技合作交流会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召开,就全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上传来喜讯,融水县贝江河林场与广西林科院合作的广西杉木良种及大众建材高效培育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了2015年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广西的林 【详细】
“农技宝”显神威 农技指导零距离
“用了‘农技宝’后,葡萄从种到收,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在手机上发出图片和问题,很快就有农业专家在线进行解答,非常方便。”12月11日,灌阳县新圩乡小龙村,广西星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喜群在自家的100多亩葡萄园旁,向记者讲述了今年种植遇上的新鲜事。 【详细】
大化科技引领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突出科技引领,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着力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绿色农业,推动农业提质发展。 【详细】
港北区: 有了烘干机 稻农笑看雨
正逢晚稻收割时节,却遇阴雨连绵,但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杨林村种粮大户杨国枝一点不急。这天,他冒雨指挥收割机收割水稻324亩,送往延塘水稻烘干厂。第二天,160吨干稻谷就颗粒归仓了。 【详细】
钟山诞生首个省级农业技术标准
11月18日,《绿色食品——钟山贡柑生产技术规程》专家评审会在南宁召开并顺利通过评审。钟山贡柑的生产标准由此成为该县首个省级技术标准。
【详细】
技术过硬、勤奋肯干 临桂现跨区域作业的“现代稻客”
目前正值水稻收获季节。7月29日,在临桂区四塘镇老骆家村稻田里,只见收割机来回穿梭忙碌,吞吐着稻穗,割稻秆、脱粒、稻谷入袋一气呵成,一亩水稻15分钟左右就收割完成。收割机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大加快了夏季“双抢”进程。在这支收割队伍里,有许多人来自 【详细】
全国首条杉木自动成板生产线在灌阳研发初试成功
郑师傅研制的杉木自动成板生产线,在机械技术层面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计理念上是一种思维的创新,使只能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木材加工方法转变为自动的机械化生产,在杉木深加工方面,开启了新的加工模式,使整个工艺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它既适合企业现代化生产的 【详细】
荔浦县启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项目
日前,在荔浦县荔城镇五里村新达物流园项目地块,数台大型挖掘机正紧张作业,肥沃的表层土壤被剥离,准备装车运往附近堆放场储存待用。据悉,这是荔浦县国土资源局于近期启动实施的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旨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详细】
荔浦县为农民发放改良肥料用于土壤改造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清洁田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荔浦县农业局选择东昌镇安静村、盘瑶村两村进行酸化土壤改造。截至目前,荔浦县农业局共发放88吨改良肥料用于两村土 【详细】
八步仁义镇巧打“科技牌”助农增收
近年来,八步区仁义镇党委、政府发挥统战优势,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作为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万元增收工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巧打“科技牌”助农增收。 【详细】
南丹农业科技下乡进村 今年已培训农民2.8万人次
今年以来,南丹县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推进农业科学技术“菜单式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详细】
田林:科技服务促畜牧业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田林县不断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实施科技兴畜项目,不断推进生产发展,切实提高畜禽养殖科技含量,促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详细】
中国-东盟将开展系列科技合作
记者9月9日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第三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作为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高层论坛,将于9月17-21日在南宁举行。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详细】
南丹发明专利拥有量居河池前列
今年以来,南丹县以申报“广西知识产权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技兴县、建设创新型南丹”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将自主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激励全社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与 【详细】
莫让乡村“失连”(科技杂谈)
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做的粑粑、米酒、五色糯米饭和五谷鸡蛋;不识字的老人在小卖部门口蹭WiFi、用智能手机和在远方打工的孩子视频聊天;村支书在微信群里吆喝:老吴家丢了牛,有谁看到?黔东南大山深处的黎平县铜关村除了有梯田、有古老的侗族歌舞,居然也有4G,有WiFi 【详细】
我区为“三区”县选派科技人员759名
5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获悉,从2014年10月起,广西共向49个“三区”县(“三区”指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选派科技人员759名、培训人才99名,获中央财政支持1542万元。据了解,为做好“三区”科技人才支持工作,广西建立了三项制度:科技特派员选 【详细】
平桂研究成果获自治区表彰
近日,平桂管理区社科联课题组的《平桂管理区资源枯竭转型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自治区社科联应用对策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