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韦义华 通讯员 梁国华 韦敏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崇左市委办派驻江州镇第一批新农村指导员韦安宁,今年收队时,在村、镇、区三级民主评议中,113人参加民主评议,优秀票和建议提拔的票数均都是百分之百,他也因此被评为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指导员。

  江州那贞村是韦安宁的包点村。 在那贞小学原来闲置的一间教室里,十余名村民在十台电脑前打开网页浏览各类信息。这是韦安宁亲手抓起来的“信息工程”。

  “当时,最头痛的还是资金,各项目一算,需要筹措20万元资金。”韦安宁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跑了十多个单位,才把那贞村“新农村建设科技文化服务站”的牌子挂起来,这也是那贞村第一个农村信息平台。平台搭建成后,全村的党员分批带头学,目前全村党员90%以上的党员都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如果没有‘韦指导’进村,我可能这辈子连电脑都摸不着啊。”那贞村养殖能手李先生在服务站里一边浏览“广西致富网络”一边对记者这样说,“这下好了,足不出村就能通过电脑查找到市场信息。”

  韦安宁进村后,以“农家课堂”为载体,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具体工作中,韦安宁坚持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路子,创建“党员中心户”培训活动,全镇建立了156个农村党员中心户。通过在“党员中心户”和致富能人家中举办种、养、加工、劳务技能培训,建立培训机制,对全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拓宽农村增收、致富门路。

  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践中,他创造性引入“党群致富联合体”,争取到50万元专项资金,在那贞村建立了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山羊圈养培训示范基地和1000平方米的现代养猪示范基地,开辟了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模式。目前,在那贞村党员中,从事养殖业的5人,从事种植业的16人,他们成了村里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韦安宁作为驻镇农村指导员工作组组长,任镇党委书记助理,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积极联系协调自治区、市、江州区三级有关部门,投入40万元解决两个村屯1000多群众的饮水问题,投入326万元建设江州镇至那贞村10公里的四级水泥路工程;争取到新疆广汇集团捐助资金20万元,在江州镇建设希望小学,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他分管的综治工作、项目建设等工作成绩显著,分别在江州区2007年三个文明单项考核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