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亩的农作物示范田,对农民的影响有多大?
在“土专家”李桂任看来,它具有超强的号召力。
他在石湾镇就将这样的“号召力”发挥到最理想状态:今年一开春,石湾镇就有4000亩的田地种上了新品种糯玉米,而让糯玉米遍地开花的就是那点“星星之火”——区区50亩的试验田。
“与其说,这是农民对‘土专家’的信任,不如说是农民对于市场与科技的这一根神经越来越敏感。”市供销社的负责人说。
农民最欢迎的:专家!
石湾镇,是广西蔬菜种植大镇。每年,这里的蔬菜源源不断地发往外地。记者在采访中,沿途看见石湾镇乡道两旁建有一排排的工棚,工棚下面堆满了青绿的豆角,人们忙着将豆角打包、装车……
李桂任,合浦县无公害蔬菜产业星火科技专家服务大院的负责人,他在农民的中的威信无异于明星。
他告诉记者,在2004年以前,石湾镇的豆角种植面积还很小,全镇每年植面积不超过5000亩,几年过去,现在该镇的豆角种植超过2万亩。
“豆角种植,真正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李桂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豆角种植生产成本大约为650元,最高产值可达到每亩5800元,平均产值也能达到3000元,如此算下来,每亩豆角的平均纯收入高达2350元。而种植水稻的纯收入每亩仅420元,这中间有4、5倍的利润差距,相比之下,农民种植豆角的积极性自然十分高涨。
如今,石湾镇的豆角已在全国闻名,上海、北京、长沙等地的商贩都到这里来“抢货”。面对豆角旺销的火热场面,“土专家”李桂任却开始了“冷思考”。他说:“2万亩的豆角种植,在石湾镇已达到了顶点,如果只守着豆角这一经济作物种植,产品过于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桂任了解到现在很多大城市的餐桌上十分流行糯玉米,于是他萌发了推广新型糯玉米种植的想法。
他这一想法很快就得以落实。3个月后,50亩示范田的新型糯玉米种植成功,每亩产量约为2200斤。很快,这些产品即被上海的一位商贩以每斤1.2元的价格全部收走。投入产出账一算下来,每亩可实现增收1500元以上!新型糯玉米容易种植又热销的事实最有说服力,许多农民毫不犹豫就“跟上来了”——4000亩的新型糯玉米种植就这样被“星星之火”点燃。
市供销社主任陈松说:“在农村,农民太需要像李桂任这样既懂得农业种植又能够灵活把握市场的‘土专家’了,他们的一言一行,有时候比政府部门费力做思想工作还顶用得多!”
农民最需要的:技术!
科技种植“威力”有多大?农民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纸上谈兵没有用,用事实说话。
“土专家”李桂任说,以前用常规方法种植豆角容易受气候影响。两年前,他们开始带领农户进行技术改进——推广薄膜小拱棚种植。该技术不仅让农户的豆角都躲过了2008年初那场罕见的冰冻灾害,而且还可以让豆角提前20多天上市,抢占市场销售的“黄金”时间。这一技术的推广,让广大农民真正尝到了甜头。
科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推广薄膜小拱棚覆盖早种豆角技术,每亩增加成本250元,而产值可增加1500-3000元。石湾镇垌心村村民何德芳、大浪村村民李耀伸、李耀球等一批经济能人,在2006年薄膜覆盖种植面积总计只有2000亩,在专家的带领下,到了2007年春就增加到了10000亩。
供销社的负责人说:“仅推广这一先进技术,就为当地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
现在石湾镇的农民已深刻认识到,科技是如此重要。此前,情形却并非如此,石湾镇原是全县的穷乡镇,2006年以前全镇农作物以水稻、黄麻、玉米、甘蔗为主。
这一切的改变,与石湾无公害蔬菜专家服务大院的成立有着紧密关系。该服务大院自2006年2月成立以来,以科技信息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无公害蔬菜为项目,努力实现为石湾镇农民每年增收2000万元的目标。两年来,由本地专家及聘请的外地高级专家按照生产季节情况,到田间实地指导,为农民提供种植新品种、新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服务。经过两年来全站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努力,增收2000万元这一目标已完全实现。
农民最信赖的:合作社!
让农民实现增效、增收,除了在科技、信息上做文章,市供销社正全力打造另一个更好的平台——专业合作社。
记者在利康花生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采访时就听到工作人员介绍说:“昨天,我们合作社刚组织一批花生肥送到石康镇花生种植户家里。”
花生是石康镇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0000多亩。当地农民不仅有着种植花生的传统习惯,而且花生是全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由于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和种植技术的制约,花生产量和质量很不稳定,销售渠道也不通畅,分散的小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民迫切需要一个经济组织引领他们与龙头企业进行有效的对接。合浦县利康花生专业合作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供销社的负责人说。
利康花生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花生主产区大龙村等四个村委为主的“石康万亩花生基地”,通过为“浦康牌花生油”提供所需原料为引导,组织和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花生产业。目前,加入专业合作社花生基地的农户达956户,签约9千多亩。
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让农民有了组织,有了自己的依靠。利康花生专业合作社在花生收获后,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或委托收购基地签约种植户符合生产要求的花生,调给浦康花生油厂作生产原料。油厂产出产品后,即配送到各加盟店销售。厂家盈利后,再用补贴的形式,向基地种植户返利。
正因为如此,石康镇实现了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构建了原料种植、产品加工、物流配送、连锁销售一条龙的农产品产业链,从而带动了全镇乃至全县的花生产业快速发展。
专业合作社的影响逐渐显现。目前,北海市已成立5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并在引导农民增效、增收上初有成效。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至2010年,全市由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家,入社农户2000户以上,联系带动农户3万户,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所占份额在40%以上,造就一批具有‘基地、品牌、营销队伍和一套维护社员利益机制’的示范性合作社。”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合浦县]采石场污染和破坏生态之痛
废弃矿坑、海岸线、红树林、粉尘、噪声污染……4月24日,新京报记者报道了合浦县因采矿石导致粉尘污染严重和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新闻,在网上和多家新媒体转载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和事件进展,4月25-26日,本报记者专程赴当地进行了调查了解 【详细】
北海市:引导农民申办农业品牌商标
“申办商标有什么好处和作用”、“农产品申办商标,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什么优惠政策”……4月17日,银海区首次别开生面的特色农业品牌商标培训活动在该区福成镇举行。 【详细】
合浦县廉州镇全力打造“绿化古城”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合浦县廉州镇把村屯绿化工作摆在首位,全力打造“绿化古城”。 【详细】
北海率先实现“三证合一”改革全覆盖
北海率先实现“三证合一”改革全覆盖4月23日下午,北海市相关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该市在全区率先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全覆盖。今后,企业注册登记只需“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发证”,整个流程从原先 【详细】
北海:加速搭建“一带一路”新支点之城
截至4月15日最新一班航班,已有近千名旅客搭乘“北部湾之星”号邮轮完成了精彩的异国旅程。这条航线是2月9日开启的,由北海港出发,经越南岘港至马来西亚关丹港,是目前中国与东盟惟一一条“新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该航线开通伊始,就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