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刘兴标 张晓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柳州市北郊有一片创业热土,成片的厂房在阳光下一一排开,这就是柳州延龙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厂房里,排列着各类厢式车、自卸车、垃圾装运车……在每一款新产品的开发中,都凝聚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吕刚。

  为了理想毅然下海

  1981年,吕刚从藤县高中考上沈阳冶金学院。4年后,21岁的他毕业分到柳州特种汽车厂,从最基层干起。“曾做过4年修理工,而后成为共青团干部及生产调度。那时,我算是很‘红’的,发展前途也不错,可我想走一条全新的路。”

  抱着这种想法,1999年,怀揣3000元钱,吕刚从柳州特种汽车厂下海了。下海后,吕刚从销售配件、加工零件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区内惟一民营改装车企业,具有整车改装资格。如今,他拥有零部件加工、物流、汽车整车改装等5家企业,其中2个全资、2个参股、1个控股,其控股企业即延龙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目前,他的资产达到1.3亿元。企业不少产品填补了广西乃至国家空白。

  坚韧不拔踏实创业

  “一路走来,一路酸甜苦辣,但我都是踏踏实实地走。”

  回忆起创业之路,吕刚感慨万千:“有一次我差点丢掉了性命。2000年,我们在南京买设备被骗走20万元。我不甘心,带着3万元只身前往。到了南京郊区,与那伙人交涉,听到他们用黑话说要把我干掉,幸好后来我想办法逃脱了。”

  为了得到整车改装资质,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薄夹克的吕刚在国家发改委的大门外等候主管领导,坚持5天后如愿以偿。这位领导被吕刚的真诚打动,同意他第二天将材料递上去。“正是因为资质的获得,才有了后面的延龙。”

  “别人说我很难缠。其实我只是很有韧性。”

  现在又有人问他怕不怕国际金融危机,吕刚笑说:“怕有什么用?要善于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寻找机遇比害怕危机更重要。”所以,吕刚铆足了劲,继续走他自己的路。

  不遗余力回报社会

  “我知道感恩,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帮助过我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级领导。”

  “我的父母是退休教师,远在玉林老家。他们养我这么大很不容易,我当时选择自己创业,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经济条件孝敬父母。”吕刚说。

  如今,吕刚获得了成功,开始实现他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承诺。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吕刚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6万元;为“爱心医院”累计捐款近50万元;一次性为柳州市捐赠6辆价值40万元的城市垃圾运输车,用于“城乡清洁工程”。

  因为心怀感恩,他积极吸纳、安置高校毕业生;选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在管理岗位上担当重任;创建“实习园地”、“创业园地”,为大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仅2007年以来,他的企业就吸纳应届毕业生等155人,并解决了百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