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0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蒋鹏 文发亮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带领大家共同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兴安县漠川乡桥头村佘荣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笔记中的一句话。佘荣跃,一名拥有14年党龄的老党员,正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饱满热情践行着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争当科学发展致富路上的排头兵。

  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佘荣跃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0年他结束了在漠川乡榜上村做小买卖的生活,毅然回到桥头村家中,拿出几年开店攒下的2万多元钱建起了一个2亩的葡萄园,开起了乡里葡萄种植的“先河”,做起了“金土地”文章。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到2003年为止葡萄园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经济效益,亲戚、家人都劝他放弃,重新还田,至少还能保证不饿肚子,但“固执”的他并没有就此而妥协。别人能靠葡萄发家致富,我为什么就不能带着疑问和信念,他开始了“求学”路。先后到溶江、湘漓等镇葡萄种植园及兴安县欧亚葡萄示范园“拜师学艺”,了解葡萄种植技术和管护技术。一年多来随身带着的一个小本本已记得密密麻麻,而他的葡萄园也在他的科学管护下呈现出新气象。经过艰苦学习和实践,2004年他终于迎来了丰收,自己种的2亩葡萄有收益了。于是,尝到甜头的佘荣跃将园地扩大到了4亩,他种植的“红提”、“温克”等品种葡萄不仅产量高,个形饱满,味道也香甜清脆,销量收益更是不用说。

  当得知今年兴安县将举行第一届葡萄节时,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和前景,并于今年年初以每年500元/亩投入近20万元承包了乡里保和村60亩田地种植葡萄。并参加了首届兴安县优质葡萄果品评比活动,经过区、市农业部门专家的认真评选,他选送的“红地球”以1725克获得单穗重第一殊荣,声名更加远扬。同时,佘荣跃一下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葡萄种植专家和致富能手。

  看到佘荣跃种葡萄富起来了,周边农民种植葡萄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莫川乡的榜上、桥头、长洲等村以每年100亩的势头逐年扩增。但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很多葡萄种植户在种植中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收不到预期效益。佘荣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平台。他不计个人得失,科学安排生产生活,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把学习实践活动课堂搬到果园和田间地头,打消群众顾虑。同时,免费向群众传授葡萄种植技术,从建园到幼苗管护、施肥、修剪等都亲自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为种植户示范指导,因地制宜把自己多年种植葡萄积累的经验和掌握的技术整理编写成小册子,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并在自己的葡萄园建立起示范点,定期邀请种植户们到自家葡萄园进行现场交流。在佘荣跃的带动示范下,桥头、榜上、长洲等村葡萄种植已达600多亩,发展迅速。种植户每亩纯收入近2万元,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生活蒸蒸日上。

  由2000年初的2亩葡萄园到现在正在建设的60亩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由起初的“红提”、“温克”到新增的“维多利亚”、“夏黑”、“金手指”等品种,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致富能手,由“单枪匹马”到现在的“群团作战”,佘荣跃正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的执著信念,带领群众唱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质朴而嘹亮的山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