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谢伦干 柳映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从1979年到2012年,从21岁到54岁……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彭祖坪自然保护区内,一位名叫李财贵的护林员,为了上万亩大山的那片绿,33个春夏秋冬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如钉子般深扎在山林中。伴随着雨雪风霜,尽管皱纹过早地爬上李财贵黝黑憨实的面庞,但他仍“痴心不改”,巡山不止。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彭祖坪大山和护林事业。

  “护山就像看护自家小孩”

  日前,笔者来到世居在海拔1200多米的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的李财贵家。54岁的他虽已两鬓白发,但精神抖擞,谈笑风生,走起路来一路生风。李财贵的工作,就是在这1.4万亩的防护林区里巡视,观察是否有山林火灾、盗砍林木现象等。

  从小在彭祖坪长大的李财贵,对这座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小时候,这里是一片茅草坡,附近村民长年把牛羊赶来这里放养。”在李财贵儿时的记忆里,彭祖坪的树木一般长在靠近沟壕一带,最高的树也只有2米多,“那时的森林覆盖率没超过5%。”

  1979年,21岁的李财贵当上了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当时,他种下的几十亩小树苗,现在都已经长成了十多米高的大树。李财贵说:“每当我看见山林里的树,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看着树木茁壮成长,心里就觉得特别满足。”因为爱林护林,李财贵决不允许任何人在林区里乱砍滥伐。

  大山里的“包公”

  “师傅,请把烟灭了。”没走多远,迎面碰上几名徒步的男子,李财贵坚决而诚恳地说:“秋高气爽,林区里吸烟危险。”

  “你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护林员?”其中一男子把香烟灭了后说:“大伙儿都好像挺怕你。”

  “为什么怕?”笔者看着满面慈祥的李财贵,不解地问道。

  “不是怕,是恨。”李财贵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有人想来偷树、抓野生动物,我不让,他们说我像‘包公’,不讲情义。”

  彭祖坪自然保护区经过李财贵多年的精心管护,如今这里已是松柏苍翠、花草飘香,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林区分布的桫椤、红豆杉、长苞铁杉、五针松、福建柏、猴头杜鹃、变色杜鹃等系列珍稀植物及其他植物达几百种,自然生长,完好无损。这里成了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游人的好去处。神象山、猴子湾等诸多景点,高达100余米的山丝瀑布,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看护山林,对李财贵来说是职责,是使命。33年来,李财贵的铁面无私已经出了名,有人来采摘松针,有人来偷猎岩羊,塞给李财贵几百块钱……但是都被一个月不足100元补助的李财贵一一拒绝,“任何事情都不能只为自己着想,更不能为下一代讨骂名。”

  每次巡山走40公里

  李财贵所负责的林区有1.4万亩。平时除了防火、防虫等之外,那就是巡山,他每周都要沿着自己的片区至少走一圈,一走就是40多公里。

  “一个水壶、一把柴刀、一盒饭,就上山巡山。”李财贵说,“巡山时,早晨六点就得起床,简单吃点早饭和装一盒饭就出去。中午走到哪里肚子饿了就在哪里吃,然后继续巡山,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家。”

  李财贵补充说:“每到秋天,吃完晚饭还得爬上海拔1600多米高的长白山观望,担心有村民进山烧土蜂而失火。”

  每次40公里的路走下来,李财贵的鞋也磨得差不多了,几乎一个月就要换一双。平常季节还好,就怕雨天和雪天。“山高路陡不好走,经常挨摔,都记不清摔了多少回了。”李财贵说,“柴刀的用处除了把一些枯枝败草砍开,就是能随手砍个小棍撑着,方便行走。”

  几十年来,瘦小而倔劲十足的李财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村民。自李财贵护林后,他每遇到村民就主动宣传保护山林的法律知识,教育村民要爱护林木。如今,不仅没有村民进山偷伐树木,还会主动和李财贵一起参与护林。李财贵自豪地说:“有我在,没人会砍山上一棵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