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2日 来源:广西经济网 作者:黄燕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7bOOOPICfb.jpg

  陆志勇在果园砍伐过密的沙糖桔

 

  “今天有农业技术员来指导砍伐,我要把这两亩过密的沙糖桔全部低产改造,争取明年有更好的收成。”3月4日,在西林县古障镇沙糖桔低产改造示范园,农业部门的技术员在田间地头指导果农低产改造。该乡镇昌房屯的种果大王陆志勇兴奋地对笔者说:“有技术员来我们又能学到新本领。”

  家门口自主创业

  陆志勇是当地的种果行家。1992年至1995年他在西林县职业高中读书,读到高二时开始选专业,班主任问他想学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学种植专业,以后我要把家里的田和地全部变成果园。”当时同学们都取笑他白日做梦。毕业后,陆志勇没有像其他同龄伙伴一样涌向大城市“淘金”。他瞅上了家里那几亩三分地,在家门口自主创业。

  1995年从学校毕业,陆志勇对创业胸有成竹。心里想:要想见效快就必须种植短平快的特色农作物。于是他对市场作了初步调查,在菜市场见到本地西红柿和辣椒特别受青睐。本地西红柿拇指般大小,小巧玲珑,酸甜可口,与青辣椒一起放在火上烘烧,剪碎调上盐油就是当地最上乘的特色菜谱。人们的日常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美味佳肴,当地人特别喜欢吃。说干就干。他在自家田地里种植本地西红柿和辣椒。一干就是三年,收效还不错。

  实现年少果园梦

  有一年三月清明节,在普合乡农业站工作的弟弟陆正军回家扫墓。当晚全家人吃饭时,他说起了县里为了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倡用水田种植沙糖桔。在1992年县里刚刚引进沙糖桔种植时,西平乡部分群众就开始种了,现在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亩产年产值超万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晚陆志勇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弟弟的话不时在耳边回荡。又让他想起读书时立下的果园梦。

  1999年,陆志勇开始种植沙糖桔,挖坑、施肥都一一请教弟弟,唯恐种不成功实现不了自己的果园梦。刚种的头两年还没有收成,他便在果地里套间种植西红柿、辣椒、黄豆等作物。他每天穿梭在果地里,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每一株沙糖桔苗。第三年沙糖桔开始挂果,陆志勇望着郁郁葱葱的果树,憧憬着硕果累累的秋天。当年陆志勇的沙糖桔就让他挣了8000多元,比种植西红柿、辣椒高出好几倍。

  沙糖桔让陆志勇收获了第一桶金,他对自己的果园梦更充满信心。于是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不仅种沙糖桔,还种植贡柑、油桃、枇杷、猕猴桃等优质水果。他把所有地和田都种上了水果。

  千里迢迢外出取经

  “陆志勇是我们昌房屯的种果专家,他对每一种水果都了如指掌,果农遇到难题都来请教他。”古障镇人大主席罗兰花对他高度评价。陆志勇谦虚地说,他从1996年到现在每年都订阅南方科技报。遇到难题就去县城请教专家或上网查询,或到外地水果示范基地取经,寻找相应措施来解决。

  2008年陆志勇看到自家种的油桃开花很少,秋天收果不多。次年他想让油桃开花多,结出更多的果子。他就用护理沙糖桔的技术来管理油桃。在油桃将要开花时喷洒与沙糖桔一样剂量的喷硼肥,然而,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油桃并不像沙糖桔那样听话,依然花稀果少。凭着多年的种果经验,看到眼前的一切简直不相信是真的。为了解决这难题,他千里迢迢来到当年取果苗的东兰油桃示范基地请教老板。老板告诉他,油桃体娇贵嫩,用肥量大,喷洒时要用比沙糖桔高出三倍的喷硼肥才行。吃一堑长一智。第三年,陆志勇的油桃大获丰收。

  目前,陆志勇种有沙糖桔10亩,油桃15亩,猕猴桃5亩,实现了他多年的果园梦。一到秋天,房前屋后硕果累累,金灿烂,红通通一片。陆志勇成了山旮旯一位名副其实的种果大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