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7日 来源:百色广电网 作者:黄玉谭 姚源顺 贵将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自上任以来,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关系,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使陇凤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了村民名副其实的贴心人,当地群众都称她为“李第一”。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由44个自然屯组成,耕地总面积1845亩,属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点多、面广,没有任何拉动群众走向致富的产业。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群众阮文衡说:“‘李第一’进入我们村的时候,对我们的发展产业这方面非常关心,她来之前,我们村什么产业都没有。她去年进驻以后呢,找了很多项目过来。”

 

  2012年,李红岚到任以后,把村里懂政策、有本事、能致富的党员干部都聚集起来,一起商量村里的今后发展,通过研究讨论,她觉得,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到这个村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村的产业比较单一,养殖等这方面都不成规模。”

 

  于是,李红岚联系了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在村里先搞起了山鸡养殖,后来又发展特色竹鼠示范养殖。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经过反复调研,在这里养这个竹鼠,还是可以的,效益比较可观,四月份开始启动这个项目,到六月份竞标,现在目前厂房是600平方米,有500多只竹鼠。”

 

  不久,特色养殖产生出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群众对她更信任了,对特色养殖的前景也更加看好了。

 

  记者问:“按目前市场,竹鼠一斤多少钱”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群众阮文衡说:“目前,总的来说是350元一对,我们现在商品鼠是50块钱一斤,按能够养到1000只来算的话, 一年可能要有接近10万元块的收入。现在目前,有200多对,规模很少,准备还扩一个600多到700平方米的养殖场面。”

 

  定好了产业方向,就要考虑如何把它们发展壮大。李红岚就在原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谋划扩大产业规模,并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同时,提出种草养牛的新思路,争取到资金30万元,建设养牛场。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我们除了养这个竹鼠外,还在村部那里搞个3000平米的养牛场,也是有15户贫困户共同加入到这个养牛场,通过这两个养殖场带动全村致富。”

 

  为了改善全村的文化生活和基础设施,李红岚积极向后援单位争取到15万元进行村部综合文化楼建设,争取到陇凤村村级路提级改造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投入使用,为陇凤村早日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