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自上任以来,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关系,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使陇凤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成了村民名副其实的贴心人,当地群众都称她为“李第一”。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由44个自然屯组成,耕地总面积1845亩,属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点多、面广,没有任何拉动群众走向致富的产业。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群众阮文衡说:“‘李第一’进入我们村的时候,对我们的发展产业这方面非常关心,她来之前,我们村什么产业都没有。她去年进驻以后呢,找了很多项目过来。”
2012年,李红岚到任以后,把村里懂政策、有本事、能致富的党员干部都聚集起来,一起商量村里的今后发展,通过研究讨论,她觉得,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到这个村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村的产业比较单一,养殖等这方面都不成规模。”
于是,李红岚联系了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在村里先搞起了山鸡养殖,后来又发展特色竹鼠示范养殖。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经过反复调研,在这里养这个竹鼠,还是可以的,效益比较可观,四月份开始启动这个项目,到六月份竞标,现在目前厂房是600平方米,有500多只竹鼠。”
不久,特色养殖产生出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群众对她更信任了,对特色养殖的前景也更加看好了。
记者问:“按目前市场,竹鼠一斤多少钱”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群众阮文衡说:“目前,总的来说是350元一对,我们现在商品鼠是50块钱一斤,按能够养到1000只来算的话, 一年可能要有接近10万元块的收入。现在目前,有200多对,规模很少,准备还扩一个600多到700平方米的养殖场面。”
定好了产业方向,就要考虑如何把它们发展壮大。李红岚就在原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谋划扩大产业规模,并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同时,提出种草养牛的新思路,争取到资金30万元,建设养牛场。
凌云县下甲乡陇凤村第一书记李红岚说:“我们除了养这个竹鼠外,还在村部那里搞个3000平米的养牛场,也是有15户贫困户共同加入到这个养牛场,通过这两个养殖场带动全村致富。”
为了改善全村的文化生活和基础设施,李红岚积极向后援单位争取到15万元进行村部综合文化楼建设,争取到陇凤村村级路提级改造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完成投入使用,为陇凤村早日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村民自发集资搞旅游的路该怎么走?
村民集资搞旅游遍地开花,但往往由于资金匮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半途搁浅。如何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与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相结合,时下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详细】
[灵山县]“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纪实:从“帮扶点”到“示范点”
旧州镇新湾村,一排排新房镶嵌山间,一片片果树争妍吐绿,村里欢声笑语。佛子镇芳兰村,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幸福泉”涌出自来水,乡亲们喜上眉梢。谁能想到,这些村庄过去不通路、不通电,“挣钱养家苦无门,天干地旱愁死人”,哪家娶个媳妇都是头疼事 【详细】
富川朝东100%村民纳入“新农保”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通过采取得力举措,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该镇参保人数达1.3万人,参保率100%,发放补贴金40多万元 【详细】
“第一书记”卖桑葚:根本不敢停下来
忙活了大半个月,江燕村150亩约30万斤成熟的桑葚,现在还有约10万斤没有采摘出售。“算起来只剩下两个星期时间了,要是再卖不掉,大伙辛辛苦苦种的桑果就要烂在地里。”与记者说起这些桑葚时,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江燕村的“第一书记”卢佶难掩焦虑。“不敢停下来,‘三 【详细】
北海今年投资1.149亿元 让12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记者从北海市相关部门获悉,今年该市计划投入1.149亿元资金,用于该市农村“饮水净化”专项建设。根据这项计划,受益村民将达1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