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1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杨通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图为容德荣在给母猪喂食。

 

 

  他叫容德荣,35岁,广东江门市荷塘镇人,一年养猪收入30万元。当山里人纷纷背井离乡往广东打工时,他一个广东人却情愿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于凌云县玉洪瑶族乡山旮旯,这令我们感到好奇。

  7月17日,笔者一行驱车到玉洪瑶族乡玉保村黑湾沟,见到容德荣时,他那方方正正的脸上虽说略显苍桑,但平静中带着几分坚定。6年前,容德荣在家乡打工时认识了远道而来的广西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玉保村女子陆凌春,两人从此坠入爱河。当容德荣跟随陆凌春来到玉保村后,再也没离开。

  6年前,黑湾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土坡荒凉之地,如何让这片荒而又肥沃的土地产生效益玉保村支部书记肖尘思来想去,决定把这片集体荒山承包下来建果场,于是大胆投资25万元,种上茶叶、枇杷……荒凉之地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园的花果飘香。此时的容德荣虽说已到玉保村定居3年,但莽莽大山里让远道而来的他实在找不着致富的门路。在村支部、村计生协会的帮助下,容德荣顺利地筹集启动资金10万元,并选择黑湾沟作为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生猪养殖。

  “今天准备卖15头肉猪,一斤7.5元,预计毛收入2.3万元。”当笔者一行来到黑湾沟时,一位收购商正好赶到。由于称猪要花上些时间,容德荣决定先带领我们参观他的养猪场。来到较远的成品猪舍时,收购商早已守候一旁,我们开玩笑说我们也要收猪,这位老板一脸得意样:“哈哈,我们有收购合约,看来你们收不了啦。”由于环境好,容德荣养的猪从小猪到成品猪都很少患病,加上注重生态喂养,所产的成品猪肉品质高,因此倍受客户青睐,没有合约是买不到的。

  当问及是什么决心让他坚定地留守在这边远乡镇发展时,容德荣深有感触:首先是这里地方政策好,对外地人一视同仁,特别是有一个小孩并加入村计生协会以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得到了极大帮扶,坚定创业信心;资源丰富,荒山野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种茶叶,搞果园;再有是这里人很勤劳。6年来,容德荣已从一个广东人蜕变成地地道道的玉洪瑶族乡玉保村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