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3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许丹婷 宾业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了20年,而且敢于逆势而上,带来的一系列不平凡的改变足以震动大家的心灵。”在博白县党员干部中获得如此称赞的人,就是宁潭镇西岭村党支部书记庞贞贤。

  往昔的西岭村,虽然林木遍布山岭,肥猪、鸡鸭满栏,却苦于交通闭塞、山路崎岖,村民们只能靠肩挑手提将物产运到圩上廉价出售。

  庞贞贤多次尝试上报政府有关部门以争取资金的支持,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因此,他决定发动村民自力更生把路修起来。

  “我们本来就很穷,哪还有余钱来修路”“西岭既然是县里的贫困村,政府理当拨款建公路!”面对乡亲们的埋怨,庞贞贤逐个找他们谈心。

  “几十年了,我们因为道路不畅通的问题吃了多少亏靠自己才是硬道理,修好路才能致富啊!”在他的开导下,村民们踊跃集资捐款、投工投劳,一个多月便筹集到了修路所需的资金。

  2011年,西岭村共修建了两条水泥公路,总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政府拨款80万元,村民集资以及社会各方人士捐赠达80万。如今,村里的公路上,随处可见满载农产品的货车,上门收购农副产品的客商络绎不绝。看着村民越过越红火的日子,老支书那黝黑沧桑的脸庞露出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可谁又知道在这笑容的背后有着怎样心酸的故事……

  庞贞贤今年已经61岁,家中儿孙满堂,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然而,他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他有一个智障的儿子,平时生活不能自理;孙女又自小患有白血病,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承受着普通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他格外关心村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他四处奔走,协助教育局认真落实好校舍的征地、建造等工作。一栋宽阔、漂亮的教学楼在村里拔地而起,取代了过去低矮漏水的危房。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庞贞贤又出新招:将村里的经费拿出一部分,还把家里准备买化肥的500块钱拿出来,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庞贞贤始终坚持先公后私,村里需要他的地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为此,他对家里的活常常无暇顾及,给家庭收入带来不小的损失,妻子为此也没少埋怨过他。他总是坦然道:“要当好村干部,就得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