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许丹婷 宾业海 宾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陈家广(右一)在调解纠纷。

 

  在博白县亚山镇民富村,有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陈家广人民调解工作室”。

  陈家广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调解能手。他打开一个个心结“锈锁”,使一个个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为当地播撒了和谐稳定的种子。乡亲们都夸他:“老陈是把巧解千家难、善调万户纠纷的‘金钥匙’。”

  自学成才

  “门外汉”成调解能手

  1999年,陈家广被群众选为民富村村干部,正式参加调解工作,2005年,当选民富村党支部书记、调委会主任。陈家广认为:过去传统型的矛盾纠纷靠自己的好人缘,通过“屋角头、地头、村头”的“三头”调解就可以化解了。可现在越来越多新型矛盾纠纷出现,涉及的法律知识越来越多,不懂法的调解员难以化解。于是,从未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陈家广,自掏腰包购买法律书籍,学习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迅速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法律达人”。

  两年前,民富村100多名陈姓群众前往蒙村祭祖,因不慎毁坏蒙村群众的农作物引发纠纷。双方争执不下,一场大规模的械斗事件一触即发。闻讯赶来的陈家广及时制止双方的过激行为,待大家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指出双方错误,以及各自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一起即将激化的群体性事件得以平息。

  只要村里发生纠纷,陈家广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为了方便群众,他将自己的手机号通过“便民服务卡”发放给群众,他的手机成了昼夜忙碌的“调解热线”。十几年来,他亲自调解纠纷1113件,成功率98%,当事人履行率100%。凡是经陈家广调解的矛盾纠纷,当事人皆能怨气而来高兴而归该。该村实现了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无因民间纠纷而引发治安事件、无因民间纠纷引起自杀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刑事案件发生的目标。大家都说:“陈支书懂法律,讲得明白,不偏不倚,我们都信服他。”

  无怨无悔

  心中时刻装着百姓

  “我最高兴的,是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最满足的,是自己的工作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为了一方安宁,陈家广付出了很多。

  2009年1月30日晚,正值春节期间,陈家广接到群众报告,在博白林场路口附近发生纠纷。形势紧急,陈家广赶紧让儿子开摩托车将他送到现场。经过几个小时的调处,纠纷双方口头达成协议。就在此时,横祸突来:准备送他回家的儿子,被另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最后医治无效去世。突如其来的噩耗,令陈家广全家陷入悲痛之中,也让他深深自责。然而,陈家广强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恸,仍依法依规做好纠纷调处工作。

  2012年年初,陈家广的妻子突患恶疾,几经辗转医院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扩散到肺部。陈家广一边照顾病重的妻子,一边尽职尽责做好工作。为了使陈家广能多在家照顾妻子,村干部们商量替他值班,但是陈家广谢绝了,坚持站好每一班岗。村民有了纠纷,他仍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遇到突发事件,他总是冲在前面。

  村里的很多人对陈家广说:“干人民调解工作,无职、无权、更无油水可捞,倒反将自己的儿子搭进去了,值得吗”陈家广说:“民调工作事关基层的稳定大局,事关百姓的安居乐业,我是一名老党员,要记牢肩上的责任,要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办事。”

  兴业富民

  “火车头”引领好日子

  以前,民富村的进村公路年久失修,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解决这一“瓶颈”,陈家广号召村民通过自愿筹资、政府支持的办法,仅3天就筹资30多万元,用17天时间硬化了5公里长的进村公路。

  根据民富村毗邻博白县城和玉铁高速公路的优势,陈家广和村支部班子引进4家企业落户民富村,为村民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

  在陈家广积极引导下,民富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富”村。村民种植糖蔗、黑皮冬瓜、淮山、香葱等经济作物2500多亩,发展上规模猪场100多家,年出栏生猪6.5万头以上。现在全村八成以上农户建起了新房,100多户人家购置了轿车。

  看着这一切,村民打心眼里信服党支部,信服村支书陈家广,觉得“跟着这样的火车头,好日子有奔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