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韦哲 江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3.jpg

  瑶山好人唐翠玉收养的残疾儿童经过兔唇手术矫正后面部正常,但还要进行其他口腔矫正手术,让孩子能开口说话。 摄影 江风

  以济世救人作为人生第一信条

  2011年4月18日,有位老人到唐翠玉的小超市买东西,转身刚走两步,就瘫软在地,不省人事。唐翠玉急忙走过去,看到老人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知道老人病了,便急忙将老人背到村卫生所检查。老人心率混乱,身体非常虚弱,生命体征令人担忧。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村医打了一针急救针后,建议立即送到县医院救治。

  唐翠玉急忙租一部农用车将老人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由于老人说不出话来,不知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唐翠玉无法与老人的亲人取得联系。在医院里,交费、打水、喂饭喂药……唐翠玉像亲生女儿一样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老人。

  第四天,老人醒过来了,但却说不出自己的籍贯和身世。多方打听后,唐翠玉才知道老人名叫韦寿乐,是茶油村杏下屯人,年轻时候到外地做上门女婿,几十年没回家了。如今孤身还乡,家里的亲人都过世了,老房子也已经倒塌。

  经过十多天的医治,韦寿乐出院了。唐翠玉从六也街上买来石棉瓦、彩条布,从山上砍伐树木,为韦寿乐搭建一个简易房,还帮他购置日常生活用品,让他拥有一个家。为了照顾老人,唐翠玉三天两头跑到杏下屯,送米、挑水、洗衣服……竭力让老人安心过日子。天气冷了,唐翠玉给老人送棉被、衣服。2012年3月,依托政府实施茅草房改造,唐翠玉便为韦寿乐建起了一间砖混结构的平顶房。

  韦寿乐患有甲亢性冠心病等多种病症,一旦病发,唐翠玉都及时租车子把他送到医院救治。外出多年,乡里也已注销了韦寿乐的户口。没有户口,不能办理新农合手续,不能报销医疗费。2011年,韦寿乐住院治疗所花的3万多元,唐翠玉默默地全部承担。在帮助韦寿乐办理新农合手续后,韦寿乐住院开销依然很大。2012年,韦寿乐先后留医4次,时间最长的一次达36天。新农合报销后,唐翠玉还帮助韦寿乐支付2.8万元。

  在医院里,医生和病室里的人都认为唐翠玉是韦寿乐的女儿,不知道他们原本素昧平生。唐翠玉说:“救人,我内心才感到安慰。”现在韦寿乐身体好转多了,记忆恢复了。

  照顾常生病的韦寿乐,唐翠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年1月17日,唐翠玉在县医院照顾韦寿乐时,由于疲劳不慎在住院部二楼摔倒,造成脊椎骨断裂,住院两个多月,至今断裂的脊椎骨还是用钢板固定。

  救人之所难,帮人之所需,是唐翠玉人生第一信条。

  今年5月初,上江屯83岁的蓝顶规肠胃穿孔,唐翠玉知道他的大儿子生活窘迫,小儿子智障,无力带他去医治,她便把蓝顶规扶上车送往医院,并找来2万元帮老人先垫付医药费。

  后来医生告诉蓝顶规:“再晚来一点就没命了。”

  记者采访时,蓝顶规笑着说:“如果没有唐翠玉,今天我不会见到你们了。”

  7月26日,唐翠玉遵医嘱为锻炼腰骨散步至堆上屯时,看到她时常资助的在读高三学生蓝艳站在家门口心情不悦,经了解,蓝艳的父亲蓝定六一直卧床不起。以为蓝定六一直外出打工的唐翠玉心里极为惊讶,她进门探望,只见蓝定六四肢枯瘦,蜷缩在床上。蓝定六说,以前常挑重担,感觉腰椎酸痛,但放下担子,觉得腰杆也放松无事,因而不在意没及时就医。后来,病情恶化,无法直立,只能驼背弯腰。蓝定六认为是腰骨出现问题,胡乱买一些草药敷疗,但没有任何疗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蓝定六不敢去医院医治,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只能躺在床上,无法下地了。

  唐翠玉知道,这是一种危险的怪病,耽误不得。当时,唐翠玉身上只有一张信用卡,她当即透支取钱请人把蓝定六送到县医院,尽管因救治太晚腰椎再也无法恢复从前,但经住院治疗,蓝定六可以自行走动,生活也能自理了。

  唐翠玉说:“他们那么无助,那么无路可走,我实在看不得,我伸手帮他们一把,也许他们的生活就海阔天空……”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