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广生 陈英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大清早,临桂县宛田瑶族乡永安村委中山村三组村民黄仕贤,骑着摩托车经过村支书黄流成家门口,便按几声喇叭,高声喊道:“黄支书,丢垃圾去哦!”在三组,村民早上骑上摩托车,将自家早已分好类的垃圾陆续送到1公里远的垃圾池,已经成了村民的一种习惯,也成了瑶乡的一道风景。

  永安村是自治区贫困村,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屯屯通了路,家家有了摩托车。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乡政府给每家每户发放了两个分类垃圾桶,并出台奖励政策:村民按照相关要求每建一座分类垃圾处理池,政府补助1000元。

  黄流成说:“政府奖励建垃圾池是件大好事,但中山村有3个村民小组45户人家,群众居住分散,且木结构住房大都在竹林深处。为了预防火灾发生,中山村三组村民因地制宜将垃圾处理池建在二组的村庄周边,此地离一组200米,距三组1100米。”

  黄流成说,起初,村民们不懂什么叫垃圾分类,在新修建的垃圾处理池被堵塞了几次之后,他向乡“美丽办”工作人员请教,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将垃圾分成四大类,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制作了宣传栏,张贴在村子中间。群众依照宣传栏指示,每天将分好的垃圾送到垃圾处理池,各家各户轮值清扫村道和焚烧垃圾。

  记者在3个村民小组之间走了一圈,发现巷道干净、房前屋后均美化绿化,老人和小孩在大树下聊天、玩耍,村子洁净而不乏生机。

  “现在我们习惯干净了,我就在摩托车后座挂了一个袋子,每次下村或去乡里办事,发现路边有垃圾,都会自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