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棚面积扩大了好几倍,2月7日大年初八,王保抗(左)夫妇就忙着给西瓜大棚开挖排水沟。
关注农民工
“严寒天气突袭,降温幅度达15℃左右,但我这些温棚里却暖得很呐,瓜苗高枕无忧。”2月8日,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瓜农王保抗告诉记者。王保抗曾到外地打工,偷师学技回家后,依靠自主创业,如今已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场主。
“瓜苗都定植了,五一节前就能上市售瓜。”看着新建的钢架大棚,王保抗向记者介绍,今年,他的塑料温棚已由原来的木架改成了钢架,面积也由12亩扩大到62亩,大了4倍有余。在黄灰色的田野里,新建的100多个钢架温棚在阳光下反射着银白色的光泽,十分壮观。温棚里,绿色的瓜苗已经长出10厘米高,地面上也覆盖着农膜,瓜苗有了防寒抗旱的双重保护。
王保抗说,他中学毕业后入伍当兵,退伍后曾到广州、浙江打工,开阔了视野,也学到不少知识。尤其在浙江农业基地打工时,他经常看书学技术。大棚里湿度大,人钻到里面很难受,但他呆在棚里的时间总比别人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摸清了种植大棚西瓜、葡萄和蔬菜的技术、营销方式。当年,他的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相对农民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他春节回家,看到了家乡开展土地整理和修建二级公路之后,便萌生回乡创业的想法。
王保抗所在的昌墩村,是广西重点土地整理示范项目村之一,距河流仅30多米,又紧挨着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交通、灌溉条件较好。创业没有资金,王保抗就到处去借,加上妻子申请到的5万元妇女小额贴息贷款,他一下子凑到了10多万元。加上当地农业部门的扶持,他先租了12亩地,搭起18个塑料大棚,专门种植从日本引种的“早春红玉”西瓜。这种西瓜是早熟小型礼品瓜,每个只有2公斤左右,皮薄肉甜爽口,保鲜时间比普通西瓜长,市场上每公斤能卖到6元左右。
由于生产、销售顺风顺水,去冬以来,王保抗夫妇俩又和亲戚一道,扩建、升级了西瓜大棚,还租地种植蔬菜。仅礼品西瓜,这个基地的利润预计就有20万元。“今年比去年多了50个棚,而且钢架大棚不怕大风刮,收入会更好。”王保抗对今年的收成十分自信。今年五一节前,他的这批礼品西瓜就能上市,每年可种3造,到国庆节期间都还有瓜卖。
由当地农业部门牵头,王保抗还成立了上思县助农农作物病虫害机械防治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今年春节后,王保抗将与当地农机合作社合作,进行大棚机械化工厂育秧,给周边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秧苗,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陈桂广:昔日“打工仔”变身“柚子王”
沙田柚收获时节,容县自良镇古济村坡塘村民小组村民陈桂广迎来了一拨客人。客人一坐下,陈桂广便请客人品尝沙田柚。这些客人都是来收购沙田柚的客商,他们品尝了陈桂广种植的沙田柚,只觉得个个都甜蜜脆口,非常满意,遂以每公斤6.4元的价格购买了3万公斤。 【详细】
打工仔5年前买彩票中1000万 5年后只剩80块成逃犯
2013年12月28日,浙江绍兴火车站派出所抓获一个涉嫌信用卡诈骗的逃犯。派出所民警描述,1983年出生的陈某皮肤白净,很瘦,1米70的个头,穿着普通。根据网上追逃信息,他在湖南永州信用卡恶意透支19万元。 【详细】
[容 县]租地打工加种养 农民增收路数多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容县通过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和发展高效特色种养发展提高集体土地的利用价值和产出效益,帮助农民增收。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994元,同比增长14%。 【详细】
[那坡县]养蚕收入丰 好过去打工
“一年养蚕的收入比在外面打工收入多几倍呢!这几年好多村民都陆续返乡种桑养蚕。”初冬时节,我们来到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者兵屯,蚕农黄国猛一边忙着打理今年最后一批蚕,一边乐呵呵地介绍:“4 【详细】
家庭农场主“摸着石头过河” 苦寻发展之路
近日,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家庭农场申报认定暂行规定》,家庭农场从此有了准入门槛。家庭农场挂牌后的经营状况如何?它们的主人是否尝到了当“农场主”的甜头?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探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