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4月10日 来源:右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惠农资金门口领,救济物资送上门,生产化肥门前买,新农保缴费业务上门办,致富信息家里询……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乡干部下村的时间更多了,呆在办公室时间少了,对我们老百姓嘘寒问暖的多了,走过场的少了。”日前,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那留村六仁屯群众黄万学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后乡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带来的变化客观的评价。这只是伶站瑶族乡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农事村办”服务活动后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给群众带来实惠的一个缩影。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该乡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使群众享受到办事高效便捷的实惠。但因农村地域性的差别,有些“农事村办”服务站仍存在流于形式、充门面的现象,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近日,该乡党委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农事村办”,使“农事村办”在便民利民服务上得到落实。

  “大家不要急,慢慢来,我们保证每一位群众都登记后才回去。”近日,笔者在该乡初化村看到乡村干部正在为群众办理农村养老保险代缴代扣工作。据了解,该村由于比较偏远,部分群众思想比较落后,不愿主动到乡政府办理农村养老保险代缴代扣工作,如果不及时为群众办理代缴代扣,部分群众以前缴纳的钱将失效,为此,乡党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一边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为群众上门办理。

  “以前乡干部只来到村里,对于我们这偏远的自然屯来说虽然是方便了一些,但要是准备的材料不齐全还是很难办成事,现在好了,乡村干部来到我们屯里办公,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办不成事了。”在该乡比较偏远的平兰村百么安置场“农事村办”服务站,前来办理农村低保的王大爷高兴对笔者说。针对以往“农事村办”服务站流于形式,该乡不断扩展服务范围,把交通不便,群众生活较为贫困的自然屯作为开展“农事村办”的重点对象。“农事村办”服务站的设立,变“群众跑机关找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服务”,更多地为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有效克服乡村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的现象,使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农事村办”,实现证件村里办、补贴村里领、矛盾村里调、信息村里问、农资村里买、书报村里读,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

  □席礼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