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白县浪平乡六江村,有一个小伙子叫庞淇蔚,他的创业之路充满着传奇色彩,其中最传奇的就是将自家养的绿色生态草鱼卖出了500元每条的天价。25岁的他是怎么创出百万身家的呢
见到庞淇蔚的时候,他正在山上割橡草喂鱼:“这草大概有八十斤这样吧,我每天至少要扛六次,我这个鱼一天要消耗大概四千多到五千斤这样的草。”
庞淇蔚说,自己读高中期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品尝到了当地生产的生态草鱼,因味道的鲜美从而引起了自己养鱼的浓厚兴趣:后来跟我爸说我这个想法,就到村民那里租了将近有12亩的低产田,再租了几十亩的山地来种草,就这样搞起了鱼塘。
庞淇蔚说,他要养名副其实的生态草鱼,山地上种的草就是拿来喂鱼的:“因为我那个鱼一个是山泉水养殖,一个是纯青草养殖。鱼的口感比喂饲料的草鱼要结实、坚韧一点。”
就这样,08年庞淇蔚开始了他的生态养鱼创业之路,养鱼期间,他还报读了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科系的畜牧兽医专业,不仅学习了相关的草鱼养殖知识,在养殖观念上又有了新的认识。庞淇蔚的爸爸是村里的养猪大户,怎么将猪场里里的猪粪充分回收利用,并为自己的生态草鱼养殖做贡献呢经过多方求证,他摸索到一条绿色生态立体养殖链,真正做到了零排放:“猪的粪便,发酵成沼气。沼气除了供我自己猪场使用以外,也供其它村民使用。那沼气液就放来淋草,草又割来喂鱼。这个我真真正正做到了零排放,无污染。”
庞淇蔚的“广龙清泉鱼”至少养到第3年才卖,主要是销往南宁等大城市,目标客户直指大城市的大公司,目前在南宁等地设有配送点:“8斤半的话就是三百来块钱,10斤左右的就四百来块钱,10斤以上的就五百块一条。”
庞淇蔚的“广龙清泉鱼品牌”成功打响后,在乡干部的帮助下,他成立草鱼养殖合作社,将乡里养鱼散户集合起来,“抱团”闯市场。合作社为入社养鱼户提供统购鱼苗、义务开展鱼病防治、组织养殖和牧草种植技术培训、联合开拓市场等多种服务:“我觉得这种东西是合作共赢的,你单单一个人搞品牌那不叫品牌,一个企业靠的是生产。生产出来那么多产品,你自己的产能有限的话,那你永远赚的是自己的钱,永远做不大更别说做强。”
庞淇蔚还请来了水产畜牧兽医专家对村里的养鱼户进行技术扶持,免费向村民传授养鱼经验。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浪平乡已种植牧草300多亩,建成鱼塘140多亩,年产成品草鱼达4万多公斤,创收320多万元。下一步,庞淇蔚打算再次进入校园,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我想去广西大学那里读个EMBA班,学一些这个企业管理的东西。即将走上企业后,学点企业管理也还很有必要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博白地税实现首季开门红 完成季度任务的102.27%
截至3月25日,博白县地税局组织总收入1.5亿元,同比增收0.91亿元,增长153.40%,完成季度任务的102.27%,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详细】
博白县国地税实施“联合办税”新举措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两个减负”的要求,博白县地税局与国税局于3月1日起在博白辖区内对“税务登记办理、税务专项检查、纳税信息和税务信息共享、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税法宣传开展、个体双定税款评定、纳税人权益维护和互相委托代征税款”等8大涉税事项实施联合 【详细】
[博白县]农信社三亿资金扶春耕
年初以来,博白县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支持春耕生产的涉农贷款3亿元。他们坚持“小额、流资、分散”的投放原则,将有限的信贷资金向农户倾斜,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给予优先支持,重点加大对蔬菜种植、农资 【详细】
[博白县]农家“微田园” 生态迷煞人
3月5日,走进博白县博白镇绿珠村吉龙屯,靓丽的农居、整洁的环境令人神清气爽。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形成一个挨一个、一群又一群的“小菜园”“小果园”。 【详细】
[博白县]特色农业有示范
在博白县东平镇文江村伟丰家庭农场内,一树树青绿色的砂糖桔沉甸甸压弯枝条,满脸笑容的果农正哼着小曲儿在护理果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