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 来源:大新县新闻中心 作者:黄德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廷兴夫妇_副本

  农廷兴夫妇

  人物名片:农廷兴,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板价退休老师。

  简介:1941年出生,1962年参加工作,1995年退休。自2004年以来,他先后自编自导了《创先争优好法宝》、《蹬档舞》、《侬峒欢歌》、《铜钱舞》等20多个原生态歌舞节目,深受国内外旅游的喜爱。

  感言:故乡是我曲谱中最美的旋律,我要把板价短衣壮的民俗文化传承到底。

  采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板价农廷兴老人,是在仲夏的一个下午。此时,雨后的板价屯笼罩在一层白纱般的雾气中。在农廷兴老人的家中,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的老人与笔者侃侃而谈。“虽然年纪老了,但我也要努力把板价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直到最后一口气!”

  邂逅歌唱家才旦卓玛

  1988年9月的一天下午,一辆北京吉普车风驰电掣地来到了板价村完小,车上坐的是大新县委办的同志,他们急匆匆地找到农廷兴老师。原来,由中国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率领的全国文化长廊建设考察团第二天从云南要到大新,县领导要求板价村的山歌队代表大新县去迎接考察团。

  当时,农廷兴老师组建的板价山歌唱队不久,只有20多名歌手,很多歌手连县城都还没去过,突然要接待高规格的考察团,农廷兴真的有点忐忑不安。但是,这是政治任务,农廷兴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当晚,农廷兴马上召集山歌队员进行强化训练,自编自导了一首迎宾山歌。

  第二天一大早,一辆中巴车将由农廷兴率瓴的板价村山歌接到了大新县硕龙镇。下午3点多钟,考察团的几十辆车队徐徐开进了硕龙镇。按照领导的要求,山歌队员们一起要一辆挨一辆地唱着歌去迎接客人。不知迎唱到哪一辆车,突然从车下来一位女客人,只见她满面春风,不仅与山歌队员一一握手,还即兴唱起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北方的金山上》回唱他们。演唱者情感深切,音色甜净,风味浓郁,民族色彩鲜明,让山歌队员和旁边的客人们都如痴如醉。这时,有人悄悄告诉农廷兴,给他们唱歌的就是新中国藏族第一代歌唱家才旦卓玛。

  对于才旦卓玛,农廷兴并不陌生。虽然没见过真人,但她歌声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农廷兴经常从收音机上听才旦卓玛的歌,成为才旦卓玛的高级粉丝。如今,自己的偶像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农廷兴高兴得手舞足蹈。后来,才旦卓玛和她的西藏客人一起邀请农廷兴一起跳民族舞,其乐融融!

  与才旦卓玛邂逅,坚定了农廷兴传承板价民俗文化的决心与信心。

  荣获名师指点

  “我这辈子遇到了几个重要的贵人,他们是广东老板毕志璋,没有他,我们的板价山歌队不会出名,第二个是台湾的李哲艺,没有他,板价屯的民俗文化不会大放异彩!”谈起个人的经历,农廷兴深有感触地说。

  1999年,广东老板毕志璋前来承包大新县德天瀑布。精明的毕老板知道,没有把当地的人文与旅游很好地融合起来,旅游业是走不远的。于是,他多方打听了解大新县各地的风土人情。当他了解到,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短衣壮”在语言、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仍保留着壮族古部落的明显特征,是桂西南区域传统民俗文化形态保存得较完整的部分,民族风情独特。于是,毕志璋邀请广东、香港等地的电视台和摄影师三顾茅庐于农廷兴家中,邀请农廷兴组织山歌队为他们表演舂糍粑,做五色糯米饭。很快,一张张富有边关民族特色的短衣壮文化风诸报端,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和游客们的目光,小小的板价屯开始小有名气。

  更让板价村名声大噪的是,2002年的"八一建军节"前一天,农廷兴率板价村民俗文艺队去德天瀑布游玩,不仅全体队员都穿着板价村短衣壮服饰,还带上纺织机,以便让游客与他们合影。当天,正碰上中央电视台到德天瀑布来拍摄《军民欢歌》节目。由于队员们穿的民族服装与众不同,很快引起了游客的好奇。当时组织表演节目的部队领导马上把原来组织的人马换下,让农廷兴的人马上场。第二天,节目果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节目播出不久,迎来了一批批又一批的海内外客人。

  现任宙斯爱乐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暨驻团作曲家的李哲艺,就是当时从电视和报纸上被板价村的民俗风情吸引住了。李哲艺是台湾高雄人,自从事音乐创作以来,累积作曲作品约两百首,编曲作品超过两千首;而其职业演奏生涯累积演出经历逾一千五百场次以上。并曾获1999年美国国际爵士竖琴大赛第三名,并为此项比赛举办二十一年来第一位亚洲获奖者。有一天,他千里迢迢来到了板价村,看了板价村山歌队的山歌和舂糍粑等活动后,他对农廷兴说:“板价村不仅要有山歌,而且还要有一些舞蹈节目。这样,歌与舞的结合,民俗文化内容才丰富,才会让人接受和喜爱。”

  听了李哲艺的指点,2004年,农廷兴将板价山歌队组织成板价民俗文艺队,人员由20人增加到50多人。在汲取传统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农廷兴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创作了《蹬档舞》、《侬峒欢歌》、《铜钱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板价民俗文艺队也开始参加区市县里举办的各种民族文化演出活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夫唱妇随乐融融

  20多年的民族文化传承, 农廷兴既是一名歌舞创作者,也是一名出色的导演。让板价民俗艺术团获得了许多荣誉。板价艺术团在崇左市“农村欢乐演出年”文艺比赛中,演出的民俗表演《蹬档舞》荣获一等奖;参加第三届崇左市“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原生态民歌展示会获三等奖;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崇左(德天)边关国际文化旅游节“明仕杯”原生态山歌比赛优秀奖等30多个奖项。农廷兴个人也获得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有一首歌唱得好,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谈起这么多年来老婆给自己的支持与帮助,农廷兴老人感慨万千:“没有老婆的支持,我可能坚持不到今天。”

  农廷兴的老伴名叫农连新,今年69岁,比农廷兴小6岁。2003年,农廷兴组建了板价村民俗文艺团后,由于缺乏经费,艺术团的演出服装没有资金购买。农连新不仅把自己年轻时候的服装献出来,而且将自己多年紡织的布料拿出来自己剪裁,送给队员们作演出用。 截止目前,她一共做了近50多套。

  2003年,农连新患直肠癌动手术。出院后的第二天,当她听说板价民俗艺术团近日有个演出活动,但是,演出服装不够用,二话不说,顾不上休息就动手裁剪缝制,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终于做出了5套服装;还有一次,2015年上半年的一天,农连新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右手骨折、右脚骨骼暴裂,卧床40多天。但她还是惦记着老伴山歌的编创工作。农廷兴每创作一首山歌,她都是第一个听众,而且不厌其烦地给予点评,直到她满意为止。

  板价艺术团有不少年轻的队员,她们大多不懂得本地古老的纺织技术,表演节目需要有这个内容。于是,农连新就手把手地教她们,直到动作熟悉为止。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农廷兴老师痴情传承板价民族文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新县许多人民的心,8月31日,大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黄轩专程前往农廷兴的家,自掏腰包拿出800元作为慰问金送给了农廷兴老人,感谢他多年对大新县民族文化传承的贡献。

  多年来,“板价短衣壮民族风情村”成为大新县旅游开发的一张新名片。县里有什么大活动,都少不了板价民俗艺术团的身影。今年8月8日,板价民俗艺术团还代表大新县到越南访问演出。

  “我虽然年老了,但我将自己的努力,把短衣壮民俗文化传承到底。”临别,农廷兴对笔者说。(黄德民)

板价村民俗艺术团部分成员在参加“2016年”三月三活动时与广西电视台主持人一起合影,_副本

  板价村民俗艺术团部分成员在参加“2016年”三月三活动时与广西电视台主持人一起合影

舞蹈《蹬档舞》_副本

  舞蹈《蹬档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