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6日 10:20 369信合网 浏览次数:0
0 分享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正处于改革的高峰期,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已基本结束,农信社的资金实力有所增强,支持农村经济能力不断提高,农信社已定位于“三农”,服务面向农村、农业、农民,而基层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肩负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任。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已取得了快速发展,做为基层信用社的领导和员工,不但要了解我国农业产业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应全面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做到欲“支农”先“知农”。

  首先要了解如何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增强“三农”承贷能力。要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产业化的“两个轮子”,既具备分散经营的特点,又具有统一经营的优势,在经济实力、经营规模和资金承贷能力上又具有个体农户所无法比拟的条件。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在加大扶持农户分散经营、重点支持专户经营的基础上,有条件、有步骤、有重点地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村龙头企业,支持农村合作经营组织,推行“业主+农户”、“订单+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消化支农资金,增强“三农”承贷能力,增加贷款有效投放,实现社农双赢,各方满意的目标。

  其次支持县域经济亮点。各地农村信用社要抓住机遇,更新信贷支农观念,树立大农业思想,积极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促使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基地化、产业化、集约化目标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种养业基地。支持当地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生态农业、高附加值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扶持一些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项目与市场,形成辐射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经济带。积极支持县域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着力扶持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示范基地以及龙头企业,助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作为基层农信社的领导和信贷人员要全面了解农民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生产作业情况,春耕夏收,他们急需什么,是科技知识还是什么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这就需要信贷人员不但要广泛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和科技知识,做到资金、技术、信息配套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丹子  作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