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7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南方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昨日(6月6日),记者从广州市卫生局获悉,6月1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某勘测设计公司外派东南亚某国的21名回国员工进行登革热检测时,发现12份血样登革热抗体阳性。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公司外派员工在境外感染过登革热,23名员工中共有11人曾发病,另外还有2人血样登革热抗体阳性,但未出现过临床症状,专家认为是隐性感染所致。

  据调查,该勘测设计公司于今年3月先后分两批共派出23名员工到东南亚某国从事水电站前期测量工作,在国外工作期间,4月11日至5月14日,23名员工先后有11人出现过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双下肢出血点等症状,据称,当地按“疟疾”进行了门诊治疗。4月1 4日该公司首批2人回国,其中一人回国后2天发病,被广州市疾控中心发现,并立刻进行了报告和调查处理,市疾控中心人员要求该公司加强境外余下员工健康监测,回国后立即通知疾控中心进行相关检查。第二批21名员工于5月30日回到广州,第二天立刻前往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发现了此起疫情。

  疫情发现后,市、区疾控中心迅速进行了处理,加强对该公司及员工居住地灭蚊等措施,并进行了员工健康教育、健康监测。据介绍,由于该公司发病人员绝大多数均在境外发病,最后1例发病时间为5月14日,已过了登革热的病毒血症期(传染期),如果对其他未发病员工进行观察期间未出现可疑发热患者,则该起事件对广州市的威胁不大。

  据员工反映,在附近居住的广西某电力设计院外派员工也有类似病人,在当地还有其他国内公司外派人员。因此,市卫生局已向省卫生厅、外经贸局、检验检疫局、旅游局等部门通报疫情。

  据了解,登革热在东南亚和南美洲呈地方性流行,它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传播媒介是伊蚊(花斑蚊)。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在我国多发生于6月—11月,因此,广州市卫生局提醒到东南亚和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区工作、旅游或生活的市民,应注意预防登革热,外派公司或涉外旅行社等应加强对员工或旅游人员预防登革热宣传,到登革热流行区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等等。回国后14天内,如有不适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自己前往的国家或地区。

  考虑到每年均有境外输入病例发生,广州市卫生局呼吁市民当前应积极行动起来,清除室内外各种无用积水,妥善处理坛坛罐罐,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对于水养植物、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防止蚊虫孳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