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面崖,约有三十米高。处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好弄屯,所以称作好弄崖。
崖上的白壁间有一条条似清晰又模糊的线,有的蟠曲弯绕,有的纵横交错,组成一个个飘飞的画形。那是九十五年前毅然飞下那面崖的十三名农军勇士的英勇形象印在那面崖上的吧。那面崖上画的是十三勇士的魂。
弹尽粮绝了,卡贺南坳这道最后的防线被敌人突破。
在此坚守这道防线的是韦拔群亲率的农军,还有被迫转移至此的武篆一带的部分群众和当地的部分群众,我军民总人数约一百多人。
敌人突破我防线后,施行了他们最残暴的屠杀手法,上百个手无寸铁的群众当场遭枪杀,全部死难于卡贺南坳上。
在和敌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韦拔群腿上中弹受伤。余下的我农军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用手中有限的弹药且战且退。到岔路口了,几名农军队员掩护韦拔群往左边的深山野岭中走去,余下的十三名农军队员主动引诱敌人向他们追击。这十三名农军队员最后退守洗撇洞中。
弹药耗尽的十三名农军队员躲入岩洞深处,敌人在洞口堆起柴草点燃,想把他们熏死。他们从洞中的通道走出了后山。他们出到后山洞口,见敌人把整座山都包围了。
他们不愿当敌人的俘虏,十三个人毅然纵身飞下后山洞口那面三十米高的悬崖……
他们化作了西山最光耀的战魂!
怀着一种对革命前辈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走进了当年十三位农军勇士跳崖故事发生的那片山里。去听那一座座山,那一壁壁崖,那山里的一个个人家给我讲述当年的那个故事。
一
1927年10月,被韦拔群率的第一路农军围困于凤山县城月余的敌黄明远营,得到增援而解围。
脱困后的黄明远对韦拔群及农军恨之入骨,率所辖的一营人马气势汹汹地直扑武篆。
韦拔群为了避敌锋芒,保存力量,不和敌人硬对硬,于是率一部分农军主力分散转移进入西山,在西山的天然易守难攻的战术要地中游击待机歼敌。
同时动员武篆的东里那烈巴学一带的群众一同转移进入西山,避免敌军的暴行。
一天,韦拔群率一队农军和家里的八个人来到西山弄峰乡的巴平峒。
此时巴平峒的黄家有三十多口人,除几个小孩外,大人们不管男女都全部投入到了革命工作当中。
巴平峒黄家和韦拔群是亲戚关系。韦拔群有几个堂妹嫁到巴平峒,做了黄家的媳妇。
因有这一层亲戚关系,韦拔群于1922年深入西山各山弄峒场搞农运宣传时,把巴平峒定为了西山上段革命活动的联络中心。巴平峒黄家家主黄祖应(曾任弄峰乡农会会长)更是积极响应韦拔群的号召,于九月九这天带着自己的五个儿子和一个侄儿,一行七人到银海洲参加了“九九结盟”。三打东兰后,西山上段的大小革命活动和会议都在巴平峒的黄家举行。
基于这样的革命家庭基础和如此的亲戚关系,转移来到巴平峒的韦拔群把家人托付给黄家人照顾,他则以巴平峒黄家作为临时指挥部,在此谋划和指挥我军民利用西山天险与强敌周旋。
这时巴平峒的黄唤民刚在第三届农讲所学习结束不久,被韦拔群指定为百色第一二三都区农运宣传组的组长。因工作劳累过度而病倒,请假回巴平峒的家里休息。
这时敌黄明远已率所辖人马从凤山来到武篆,敌岑建英团为黄明远解围后也进抵一二三都区,两大路人马对两山形成夹击之势。
病中的黄唤民根本无法休息治病,带病全身心地投入到反“围剿”工作当中。
一天,弄峰乡农会副主席陈序文急匆匆地赶到巴平峒的黄家,对韦拔群说弄峰乡农会主席石华甫已叛变,还胁迫二十多名农军和他一起投靠了黄明远。情况紧急,请拨哥及家人赶快转移。
韦拔群此次带着家人和一个农军分队转移到巴平峒,在巴平峒黄家的临时农军指挥部里,曾召集石华甫到此开过会。石华甫知道韦拔群及家人在巴平峒的一切情况。
石华甫到武篆向黄明远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巴平峒黄家及韦拔群与家人在巴平峒的情况后,黄明远如获至宝,立即发兵进剿巴平峒。
弄峰乡农会副主席陈序文赶来向韦拔群报告石华甫叛变的消息后,韦拔群及时地做了应变的部署。
首先转移群众。
上坡乱峒的南边有一个峒场叫卡贺峒,住着二十几户瑶族。这个峒场处在连片没有人烟当地人俗称二十四弄场的东北沿。历来一有乱事,峒中的居民就很快地逃匿入二十四弄场的山野中,令人难觅其踪。因此,此次转移进入西山的武篆一带来的群众被安置在卡贺峒。
卡贺峒南边的那座大山半山腰中,有一个大山洞,叫卡贺岩洞。洞中盛产硝泥,历来为瑶家人炼硝制火药之处。
1923年韦拔群在西山组建起农民自卫军后,曾指示西山农民自卫军在此洞中炼制火硝来制造火药及炸药。此次敌人进剿西山,考虑到火药和炸药的用量大,因此加大了炼硝的力量,多增了若干个滤硝液池(此洞于2022年3月考察发现。洞中现遗存较为完整的滤硝液池五个,取硝后废弃堆积的泥土约有四百个立方米。此洞有一个洞口,行约百米后有两个叉洞。叉洞内没有光亮。左叉洞高宽约为20至30米,进深约600米,洞中平坦,内有数百堆筛取硝泥后堆积存留的石块堆。可见其当年是一个浩大的炼制硝工场)。从武篆一带一同转移到此避难的群众自发地在此洞中工作,多制火药炸药,共御敌人。
韦拔群考虑到卡贺峒的当地群众及武篆一带转移至此的群众较多,而叛徒石华甫又非常熟悉这一带的情况,于是及时通知卡贺峒的群众及岩洞中炼制硝的群众及时转移。
把巴平峒老小及自己的家人交由农军战士,自己的警卫员兼勤务兵罗桂林负责带路,转移进入没有人烟的二十四弄场中。
罗桂林把韦拔群家人安排住在二十四弄场腹地一个地名叫弄豪的山顶岩洞里(该岩洞为2022年3月考察发现。洞中现遗存有1932年瑶族红军战士罗桂林等亲手凿制立起的木架房遗物。该房架为再次进入西山避难的韦拔群家人而准备。韦拔群生母及一个儿子在这个房子中居住避难,后因饥饿和疾病的折磨,祖孙俩先后死于该房里。罗桂林按瑶家风俗在洞口边安丧了韦拔群母亲。新中国成立后韦拔群生母的遗骨才迁回东里)。
布置完这一切后,为了给敌人造成农军临时指挥部及韦拔群家人仍在巴平峒的错觉,更是预判到敌人会倾尽全力攻入巴平峒,而达到完全攻克踏平西山的心理。韦拔群在苦苦地思索着对策。
这时情报人员送来消息,说叛徒石华甫在武篆向黄明远献策,要黄明远带兵从东里进山入弄烈,重兵围攻卡贺峒,灭掉卡贺峒地拔党拔民,毁掉卡贺岩洞的制炼硝设施,然后人马经洗撇峒,走过好弄东面绝壁顶上那片丛林中的小路进入好弄峒,从好弄峒攻入巴平峒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叛徒石华甫同时说,巴平峒南面的卜甲坳虽然是进出巴平峒的大路,路途近。但卜甲坳上是一处险关。有几个崖坎均有一两丈高,崖坎上架有木梯,进出只能爬木梯。坳上只要有几个人守关,纵是千军万马也难突破。
黄明远听了叛徒石华甫的话后,决定按石华甫的计策用兵。
韦拔群对敌人进兵的意图和路线的预判与获得的情报基本吻合。于是做好了军事上的部署。
韦拔群把自己带来的一个农军分队的兵力大部和弄峰乡农军精锐都布置在了卡贺北坳和南坳上。
弄峰乡的这些农军精锐队员是巴平峒及附近弄标牙乐好弄卡贺交美等峒场的人。曾在交美岩洞中接受过韦拔群亲自组织传授的武术及山区军事战斗攻防战术的训练,而且经历过实战锻炼,有极强的战斗意志和丰富的山区攻防作战经验。
韦拔群意识到卡贺坳必定是战斗最惨烈的战场,因此把唯一的几支快枪全放在了卡贺阵地上。巴平峒农军神黄七黄八兄弟俩也一同坚守在卡贺坳阵地上。
卜甲坳是出入巴平峒唯一的道路。坳下有四个崖坎,每一个崖坎都有一两丈高,这些崖坎上都搭着木梯。如果敌人要进攻,非登梯不可。韦拔群把巴平峒黄家父子兄弟组成的一个农军小队和几名他带来的农军队员布置在卜甲坳上。
为了先给从三都区跑过来的敌人一个下马威,韦拔群在弄腾和交美交界地弄腾坳上埋伏了一小队农军,操着一门木炮。
二
就在黄明远率部到达武篆,岑建英团进抵三都区坡月一带之际,敌第五师副师长朱为珍率其部龚寿仪团和林廷华团分别从河池,田阳和凌云分三路扑向东(巴)凤。
占据了武篆的黄明远和占据了坡月一带的岑建英想在后续部队来到之前先行动,以夺头功。于是相约率先进兵西山。
黄明远率部从武篆出发,武篆民团和地方杂牌反动武装跟随行动。
岑建英派出驻扎于坡月的一部从坡月出发。
两路同时向巴平峒攻来。
黄明远营有叛徒石华甫带路,从东里的东村坡进山。经蓝靛峒、巴好峒、弄烈峒到广贵峒。石华甫是广贵峒人,他还有一个兄弟叫石华良,两兄弟一起叛变革命投靠了黄明远。敌黄明远队伍在广贵的石华甫石华良兄弟家吃过午饭后才继续往坡乱开拔。
坡乱原住着几户汉家人。韦拔群向大家通报了敌人将要大举进犯巴平峒的情况,要大家掩埋好水塘,收藏好粮食,转移好牲畜,然后人员转移。这几户人家做好坚壁清野后,就举家逃到山上去躲藏了。只余下几幢茅棚。
黄明远营及随军进入西山的民团还有各路武装,人数上千人。到达坡乱后即埋锅造饭。
坡乱几户人在走之前已埋好了水塘。但石华甫是广贵峒人,从广贵峒到坡乱中间只隔着几个小弄场,所以非常熟悉这一带的情况。石华甫见水塘被埋了,不再费劲去挖水塘,直接带了一帮负责取水的敌兵跟着他爬到长岗岭路的路坎下。那里有一口泉,泉水从山体里面流出来。
石华甫带着敌兵们爬到那儿,见装水的凼被泥巴和石块埋住了。这些敌兵把凼中的石块和泥巴清理掉。不一会工夫,泉眼中流出来的清泉水注满了装水凼,并把浑浊的泥水逼流出凼外,只余下一泓清澈如镜的清水。取水的敌兵们各自取了水回各自的营地煮饭。
三
第二天一早,黄明远令伙房早早地煮了饭。吃过饭后就向卡贺坳进攻。
卡贺有两个拗口,分别叫作南坳和北坳。据守北坳的是巴平峒黄七黄八兄弟率领地弄峰乡农军精锐分队。
上坡通达卡贺峒的大路从卡贺北坳上经过,因此北坳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关口北面也即是从上坡爬上来的这面,坡度比较陡。
韦拔群在作此次战斗动员时曾一再强调,敌人此次进剿恐怕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此我们要做好持久的运动战和游击战的准备,在运动游击中借助我们当地的有利地形和自然武器,结合我们灵活多样的歼敌方法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千方百计节省弹药。比如一颗驳壳枪子弹市价就值几个东毫,几个东毫买来的米够我们一户穷人家吃几天饭了。火药也来之不易,虽然硝我们自己会制,但得花好多功夫。所以战斗中我们可依据战场地形灵活应用各种方法来消灭敌人,做到不浪费一弹一药更好。韦拔群的这种战术战法早已根植在每个农军队员的心中。据守该坳的我指导队员们依据该坳的地形特点,在敌人还未到来之前已安好了消灭敌人的重头武器——石架。
民团团丁和地方杂牌武装的人们簇拥着爬到坳下,没见坳上有何动静,于是个个就大着胆子直起了腰,争先往坳上涌去,以期第一个夺下拗口获得重赏。
不料,这些人刚冲上去几步,就传来了几声粉枪的响声。
原来是隐蔽在坳下伪装得极好的几名农军队员开的枪。这些枪里全部选用如黄豆籽苞谷籽大的石砂子代替的铁砂子(这种从山洞中找来的石砂子,是在山洞中的水里自然结晶而成,经过千千万万年的自然演化后硬媲铁砂。是巴平峒的农军队员罗日苇在山洞中狩猎扁毛猪(刺猬)时意外发现并立即使用见效,而后在农军队伍里普遍使用于对敌作战,效果很好,杀伤力大。),中枪的敌人倒下后已听不见有喊疼叫痛的声音,显然已全部毙命。
几位农军如此的打法是给敌人火上浇油,让敌人火上加火,失去判断力。
几人放完枪即隐蔽地向坳上靠拢。
跟在这些当炮灰的人后面的黄明远正规军,见状火冒三丈,纷纷集中火力向坳上开火。试图以强大的火力来压制我据守拗口的农军,掩护在前的民团和杂牌武装人员向拗口冲锋。
我据守拗口的农军队员此时隐蔽在坳上的坚石块后面或是用石块垒砌成的石墙后面,任敌人的子弹打在石块石墙上乒乓作响石烟四漫,我农军队员毫发无损。
敌人朝拗口倾泻一通弹药后,未见我方有丝毫反应,敌指挥官说这些土匪只有粉枪,自知不敌或许早跑了。于是下令所有人向拗口发起冲锋。
农军分队长黄七见时机已到,便下令放石架的队员全部砍断固定几付石架的大黄龙藤。瞬时几付石架上的大小石块往下飞滚而去,声音惊天动地。
这拨敌人约有百多两百人,近拗口了为夺头功争先恐后挤作一堆,这时被飞滚而至的石块砸进人堆中,被砸中的不死即伤。立时鬼哭狼嚎声在卡贺北坳喧嚣而起。
这一招,敌人伤亡达几十人。
烟尘消散了,随即一股浓重的腥气弥漫开来。
一半坡的长着树木绿草的山坡,被飞滚而下的一坡石块碾压成了光生的裸地。裸地上散布着沾血的断肢或脏器,还有被砸断了手脚或是砸中了身子的伤员那往外汩汩冒血的伤口,半死不活的伤员那喊天叫地的痛苦嘶嚎,这残酷的景象犹似鬼魄的炼狱……看着这一切的我农军队员们心里不由得生起一阵阵快意。
这天敌人吃此大亏后,不再发起攻击。
这天,从三都区坡月进剿西山的岑建英一部进抵弄腾。准备过德麦到弄峰,然后翻过达独坳进入弄标。用弄标作踏板,夺取卜甲坳。最后进兵巴平峒,完成踏平西山消灭韦拔群及拔党拔民于西山的目标。
当他们从弄腾爬上来,即将到交美拗口时,我埋伏于拗口的一个农军小队点燃木炮。木炮中装了两斤火药,还装了两笆箩石砂子。几百颗石砂子在大量火药的推送下,如雨点一般强劲地射向敌群,当即就射倒了十几个敌人。一个敌军排长在此役中被木炮飞出的石砂子当场打死。
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我农军小队得手后及时撤离。
这路敌人当天到德麦峒宿营。
第二天,黄明远下令一部分人在坡乱用火力仰射压制卡贺北坳我方阵地,掩护夺坳的一部发起夺坳冲锋。
这天,敌人对卡贺北坳发起三次强攻。
第一次在敌对卡贺北坳进行火力压制时,我农军队员躲在坳上的工事或石块后面,任由敌人消耗他们的弹药。当坡乱下的枪声停了时,证明夺坳的敌人已经行至坳上,为防误伤自己人而停止了射击。
为了迷惑敌人,我农军对着涌上来的敌人放了几枪,枪里未放砂子,未对敌人造成什么伤害。
头天的石架已放完,敌人也已看见再没有滚石对他们造成威胁,这几声枪响又未伤着人。敌指挥官判定这些土匪已没有铁砂了,只能放空枪来吓人而已了。于是大声鼓动道这些拔匪已没有弹药,黔驴技穷了只能放空枪来吓人,兄弟们不要怕,谁先冲到拗口赏发光(大洋)一百元。
在没有生死威胁和夺坳获得大奖赏的利益驱使下,这些人争相往坳上冲去。当敌人冲入我方昨夜已埋好的土地雷雷区时,黄七下令我农军队员拉响地雷。这些地雷的雷壳是在巴平峒用木炭烧铁矿,铁矿的铁质化水析出后浇铸的,雷壳铸得特别大,大雷壳里面装入填满自制炸药的地雷,夹层里填满了从山洞中找来的石砂子,地雷爆炸后,爆炸力伤不了几个人,但横飞的石砂子却成了毙敌伤敌的好武器。这一轮的土地雷爆炸,敌人又伤亡了十多二十人。
黄明远不甘心,又对卡贺北坳发起了两次冲锋,均被我守坳的农军击溃。
黄明远大骂韦拔群及这些拔匪手段太过阴毒。
从坡月来的岑建英所部第二天来到弄标。弄标几户人家坚壁清野毕逃到山上去了。在弄标找不到水,敌指挥官令人回弄峰去取水,然后拆下这几户人的木头来烧火煮饭。
吃过饭,敌指挥官就下令对卜甲坳发起进攻。
卜甲坳下有四个崖坎,每个崖坎都有一两丈高。崖坎上全搭着木梯,进出巴平峒只能在这些木梯上爬上爬下。这是一个天然的险关。当年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黄玉琨,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为躲避清政府的追杀,带着家人从武篆的那峨来到巴平峒藏身安家,倚险据守,是极具战略和战术眼光的。进入巴平峒的主要关口卜甲坳可算得上是真实意义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险关。
为了达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同时给敌人造成心理威慑的目的,卜甲坳下架搭在崖坎上的那四架木梯没有拆除,故意留下来做敌人的“登天梯”。
敌人凭恃着人多和武器精良,更是从叛徒石华甫口中知道了巴平峒及农军的力量后,根本就没有把韦拔群及农军放在眼里。
敌人先组织强大火力封锁卜甲拗口,掩护夺坳的人运动接近卜甲坳下的崖根脚。机动到坳下崖根脚的敌人在他们强火力的掩护下,迅速地攀上木梯。
登梯的敌人在最后一架木梯上露头时,我农军队员立即开火。
两声粉枪沉闷的响声,被敌人爆豆样猛烈的火力声盖住了。但正攀爬在最后那架木梯上的几个敌人被火药冲击飞出枪口的上百颗石砂子击中,全部松手从木梯上摔下去,连续弹飞下几个崖坎,摔到几十米高的崖脚下全部毙命。
七天七夜里,敌人对卜甲坳倾泻了大量弹药,实施了多次的夺坳攻击,但均未奏效。反而被我据守此坳的农军打死打伤上百人。而我农军却毫发无损。后因给养和弹药耗尽,我农军自动撤离此坳,敌人才得以突入巴平峒。
四
几天中,敌人对卡贺北坳发起了多次进攻,但都以损兵折将告终。恼羞成怒的敌人第四天就对卡贺北坳进行全力攻击。
我方守坳的只有十几个人,武器大多是粉枪和木棍,几支快枪也是子弹有限。一天的激战后,在敌人绝对的火力优势和人数优势面前,虽我方顽强抵抗,给敌人以狠狠打击。但我方已没有了有效抗击敌人的石床和杀伤力大的土地雷了,只有粉枪和土手雷。敌在我阵前被我打死打伤了十几人,但我方也伤亡了几个人。天黑后,接到韦拔群下达的撤退的命令,我据守卡贺北坳的农军全部撤离,转移到卡贺南坳会合在此的军民守护最后一道防线。
韦拔群撤离巴平峒后,坐镇于卡贺南坳指挥此次反“围剿”的全盘工作。
此处是二十四弄场的东北角,背后是没有人烟的二十四弄场,二十四弄场中全是荒山野岭,树木参天,在里面如没有熟悉的人带路,很难从里面走出来。在此如不敌时可退入二十四弄场中,使敌对我无可奈何。
一同在此坚守的还有武篆一带来的群众。韦拔群早就动员他们先避入二十四弄场中,但他们说国民党兵毁了家人杀了亲人,只有韦拔群和农军才是保护他们生命的恩人,他们坚决留下来帮助韦拔群和农军,他们说即使不会打仗,但到时帮忙递一块石头送一口水或者找柴火来煮一餐饭都行,誓与韦拔群及农军一起齐心抗敌。韦拔群被他们如此真情大义的精神所感动,同意他们留下来帮忙。
敌人于第五天再次对卡贺北坳发起进攻。见没有丝毫抵抗,于是轻松地拿下了卡贺北坳。
夺下卡贺北坳后,见已人去坳空,于是把情况报告给黄明远。黄明远听后,下令把预留当柴火煮饭的最后两幢茅屋烧掉,全体进入卡贺峒。
卡贺峒不甚宽大,是一个呈三角形的山里小峒场,三面均被大山围裹。峒场很深,无论从哪个坳下到峒场底都有七八百米左右。
峒场底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全是瑶族。在敌人来到之前,韦拔群已动员大家躲到二十四弄场中去。走之前,大家意识到一旦敌人进到卡贺峒也必定会把房子烧掉的,于是亲手先把寨子烧了,不把房子留下来让敌人捡便宜住。
几个泥水塘也填埋了起来。
敌人进入卡贺峒后,找不到住的地方也找不到水,叛徒石华甫于是建议黄明远把队伍带进卡贺岩洞中扎营。
卡贺岩洞洞口天顶有两柱倒悬的钟乳石,石嘴里哗哗地吐出水。在此炼硝的农民和群众就用泥巴斗糊成两个接水的池子存储这水来炼硝和饮用。两个存水池已被转移走的农军和群众毁掉。因吐水的钟乳石嘴在距地面三四十米高的洞口天顶上,撤走的农军和群众无法毁掉。
进入洞中扎营的黄明远指挥敌兵用不多久就重修好了两个存水池。先保证了水的供应。
其次是洞中宽敞明亮平坦干燥,仅明洞就有百余米进深,有三四十米宽阔,可容纳得下几千人马。
而且洞内温暖,风吹不到,是天然上好的屯兵之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为防韦拔群派人偷袭,黄明远在洞口及周边布了许多明岗暗哨。
黄明远找着了利于养精蓄锐的屯兵之所,兵士们有吃有喝,又免受了野外风吹和严寒的侵扰,人人果然精神大振。
第六天,黄明远让兵士们吃饱喝足后,就搞了一套进攻的新战法。
进攻开始,每一次由一百人队向驻守卡贺南坳的我方阵地发起冲击,满一个钟头即撤下,换另一个百人队再进攻。敌人意在用如此连续轮番进攻的手段来疲惫我军民和达到大量消耗我方弹药的目的。
卡贺南坳上由于坡度太缓,不利于石床战。
敌人如此的战法,使我方的弹药消耗极大。又由于坳下可用作防身的石头和矮坎多,敌人利用了这些有利地形地物来做屏障。一天下来,敌人伤亡不大。而我守坳的军民却十分疲惫,还消耗了大量的弹药。
第七天时,敌人料到我方弹药已不多,在火力上已不对他们构成太大威胁,于是黄明远令几架机枪在半山腰上对我卡贺南坳进行火力封锁,想令我方无法抬头。
现年六十岁的好弄屯人罗仁海说,他祖父罗曰乖在他有七八岁或十岁大时,就常带着他在这山中巡游。每次祖孙俩走到卡贺南坳时,祖父罗日乖都要坐在那蔸南竹下的那块平板石上,给他讲述这个坳上当年发生的那场惨烈的战斗。
那天敌人倾巢出动。在他们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密密麻麻地向卡贺南坳爬去。
由于弹药很少了,韦拔群指挥大家把敌人放到很近了才打。打算把敌人打退再消灭他们几个人后就全体退入二十四弄场中。
敌人来到很近了,距我阵地十米了韦拔群才下令开枪。由于距离近,中枪的敌人个个毙命。
即如此,这天敌人好像着了魔,像马蜂扑火一样不顾死活地向坳上扑来。
这时已无法组织撤离。
掩护他们自己人冲锋的机枪火力这时为防伤着自己人,已停止射击。
敌人已拥到眼前了,韦拔群大喊道杀,接着就冲向了敌人。
我农军勇士们见状,也纷纷迎上涌到眼前的敌人。有的马刀迎面砍向敌人,有地举起石块砸向敌人。
韦拔群本就是武术大师,此时手中马刀上下翻飞,左砍右切,腿脚扫踢,中招的敌人不死即伤,无法动弹。
一同坚守此坳的群众此时也怀着对敌人无比愤怒的心情纷纷加入白刃战斗。
混战中,狼狈至极的敌人纷纷乱开枪,他们自己人也中了他们开的枪倒下。
敌人越涌越多,枪声四起。我方已有多名农军队员中弹当场牺牲。手无寸铁一起加入战斗的群众更是被敌人近距离开枪频频击中。
混战中,我农军勇士也有多人从敌人手中夺过枪来反击敌人。
卡贺南坳上这时死尸遍地,血溅满染红了坳上的花草石头和泥土。
这时韦拔群的腿上中了一枪。
韦拔群受伤后,刚被韦拔群批准参加农军几天并被指定为警卫员的罗日乖看见了,赶忙大喊道拔哥受伤了。
黄七见状赶忙命令几名农军队员和罗曰乖一起扶着韦拔群撤离,向卜沾弄的深山野岭中走去。
黄七和余下的农军队员们继续与敌人搏杀。
在这场混战中,敌人也被我方打死打伤了上百人。这时敌人也似从魔怔中清醒过来了。
我农军队员人人手中都有了一杆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的快枪,已拢成战术队形的我农军队员依托地形地物,用手中缴获得来的快枪向敌人开火,密如蝼蚁的敌人纷纷中枪倒地,敌人不敢再蜂拥狂咬,楚河汉界立分。
和敌顶了一阵子,我农军又牺牲了几人。
黄七估计罗日乖和那几名农军队员掩护韦拔群该走有一段距离了,于是下令余下的农军队员边打边撤。
当黄七带着大伙撤到卜沾和洗撇交界的那个拗口时,追上了韦拔群他们。
农军小队长罗卜恒对黄七黄八兄弟说你们兄弟俩跟罗日乖他们几个人掩护拔哥往卜沾走去,我带余下的兄弟引诱敌人往洗撇那边走。
……
现年八十五岁的巴平屯瑶族老人罗海汪说,那次韦拔群中弹受伤后,被黄七黄八等几个人护送来到卜沾。祖父罗卜逢懂得土医术,赶忙去找草药来为韦拔群医治。因怕人多目标大,而且敌人可能随时追踪而至,罗卜逢和罗乜逢夫妇差走黄七黄八他们几个后,就把韦拔群藏在屋后一个十分隐秘又干燥的石岩下。韦拔群自进入西山上段搞农运后,全走的是几条秘道,其中有一条是经卜沾到巴平峒。每次走到卜沾时,韦拔群都要进罗卜逢夫妇俩的小茅屋中歇歇脚。因罗卜逢和罗乜逢的两个儿子罗曰苇和罗桂林都是农军队员,罗卜逢夫妇俩也把韦拔群当儿子待。每次韦拔群进屋歇脚时,夫妇俩都把自种的芋头南瓜红薯或一碗苞谷稀饭拿出来招待韦拔群,韦拔群和这夫妇俩十分亲密。因此,韦拔群十分放心他们的安排。几天后,韦拔群的伤稍好了,罗卜逢夫妇才叫也是农军队员的小儿子罗桂林通知几个农军队员一起,护送韦拔群去弄毫山顶上的岩洞中和他家人住在一起。
敌人进入巴平峒,烧光了巴平峒的房子,以示踏平了西山,打败了韦拔群。
但敌人见不着韦拔群心有不甘。占领巴平峒后就以巴平峒为中心向四面搜剿。
在卜沾看见了罗卜逢夫妇俩,就逼问毒打他们,要他们供出韦拔群的下落或去向。他们被打得皮开肉绽,但仍装聋作哑任敌人毒打。敌人在他们口中问不出什么,就认定他们是又聋又哑的傻人,烧了他们的茅屋后搜山去了。
……
罗卜恒和十二位战友一起故意慢慢走,等敌人来近了才向敌人开枪。并边打边向洗撇弄撤去。敌人见这十三个人仍有如此强的战斗力,判定韦拔群肯定和这些人在一起了。于是敌人当即精神大振,紧紧咬住了这十三个人。
罗卜恒他们边打边退,退到洗撇的秘洞时,凭恃洞口居高临下又砌了工事墙的优势,据险顽强抵抗敌人。
敌指挥官见这些人进了洞,只留下一小部分人佯攻岩洞,其余人散开把整座山包围起来,并篦梳式向山顶搜索,以防这十三个人有别的出口。
我十三位农军队员在打光子弹后退入洞中。敌人见状,就找来柴草堆积在洞口,点火烧燃柴草。
敌人想如果洞中没有后路,那这么大的烟火肯定能把韦拔群他们十三个人熏死在洞中。如果有后路,那包围了整座山的人肯定看到出烟处。在出烟处等候即可。
十三位农军队员果然从洞中的小道穿出了后山。他们出到后山洞口后,见敌人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洞口上方的山顶,洞口的左右两侧长有树木能站人的地方全站满了敌人,只有洞口前面的绝壁上没有人而已了。
因没有了弹药,想靠突围撕开口子已无望。
洞中正被烟熏火燎,也已无法回去。
于是罗卜恒下令让大家把已没有了子弹的枪砸在石头上,把枪砸烂。
敌人见我十三位农军已没有了武器,也没有了退路,就喊叫我农军队员们投降免死。
农军队员们回答道我们是拔哥的兵,绝不会叛变投降。
敌人密密麻麻地慢慢向他们包围过来,他们知道敌人想活捉他们,他们退到了绝壁边。
敌人越逼越近了,我十三位农军已没有了退路。
罗卜恒大喊一声“跳一一”!
十三个农军队员毅然飞身跳下了那面三十米高的悬崖……
他们没有留下豪言壮语。
烈士名录里没有他们的名字。
他们更没有坟茔。
九十五年过去了,只依稀记得他们中几个人的名字,他们是罗卜恒、罗卜岩、韦日见、罗卜本、罗卜亨和韦卜稳。
九十五年过去了,当年发生在这片山里的为贫穷人民翻身解放而斗争的许许多多壮举,已被历史的尘埃渐渐覆盖,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流血牺牲和英勇壮举已镌刻在了这片山里的每一壁崖上、每一块石头、每一寸泥土、每一棵树里,他们是护佑这片土地平静安宁的魂。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印在好弄崖上的农军魂
那面崖,约有三十米高。处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好弄屯,所以称作好弄崖。 崖上的白壁间有一条条似清晰又模糊的线,有的蟠曲弯绕,有的纵横交错,组成一个个飘飞的画形。那是九十五年前毅然飞下 【详细】
新安镇中心卫生院在2025年平果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分享中医康复工作经验
2025 年 4 月 8 日,平果市召开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会上,新安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许连平就中医康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进行专题经验交流,充分展现了卫生院在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 许连平介绍 【详细】
巴马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教育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活动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生命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守护安全,守护生命。冬春季节,是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高发期。为增强市民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近期,巴马瑶族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县应急管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