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7月27日 来源:搜狐网 作者:陈洁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Img337820125.jpg

赵昌智接受采访

  核心导读

  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对于诗教,孔子有这样的观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肯定了诗教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诗词可以认知、教育、审美。扬州诗词协会会长赵昌智告诉记者,扬州这样一个诗意栖居的城市,应该成为“诗词之市”。

  为何创诗词之市

  “扬州千古出诗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到一个城市,如果诗教抓得很好,人也是温柔敦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文化的复兴,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创建全国诗词之乡的要求。前年年底,省里在扬州召开诗教经验交流会,市委市政府主动提出扬州应该成为全国诗词之市,正式向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申请,全市创建工作开始。去年党代会,把创建全国诗词之市列入重要内容。

  赵昌智认为,扬州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是有基础的。“扬州有历史基础,文化积淀丰厚,在诗人眼中,扬州是诗意栖居的城市。陈从周说,扬州千古出诗人。扬州有历代传承下来的诗词。”同时,诗词在扬州还有群众基础,“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

  家”,“以堂前有没有字画、诗词环境来衡量这个家庭的文化程度、文明程度。有人说,扬州人都爱好诗词,扬州无论小的,老的,都能背几首诗词出来。”

  除了历史、群众基础外,扬州也有工作基础。“扬州绿杨诗社,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十家诗社之一;扬州诗词协会也成立较早,各个县市区也都有诗词协会,一半以上的乡镇有诗社、诗协、文联。每个诗词协会都出版了几十本诗集。”特别是在校园,诗教做得比较好,高邮川青小学是全国最早开展诗教的学校之一,“我市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是水到渠成的。”

  有什么优势 采风、宣传、活动不断

  扬州诗词创建工作的特点在于,领导重视,诗协、诗社、校园的基础扎实,活动丰富。“我们有常年的采风活动、节庆活动、诗词吟诵活动。去年,举办了建党90周年"扬州杯"全国诗书画大赛。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都有诗词吟诵活动。”

  赵昌智说,很多人认为,诗歌都是“老干部体”,但目前的扬州是校园诗歌也有很多。“扬州晚报每月都有专版刊登扬州优秀的诗词,影响力非常大,这在很多外地媒体是不多见的。报纸的宣传对于诗词扎根群众有着很关键的推动作用。当然,很多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有诗词小组,出诗集、搞活动。所以,诗词绝对不是"老干部体"。”

  在创建诗词之市的过程中,大家也在想,传统诗词能不能传承下去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一,植根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学习和引进、整理。第二,同行

  于时代。这是对我们的考验,诗词协会里面有非常多的年轻人,扬州举办雅集时,把年轻人吸纳进来,办了扬州诗词网,结合中心举办采风活动。第三,普及于大众。一定要到大众中去,办培训班,进社区、机关,就是普及于大众,吸引更多的人。第四,着眼于未来,就是抓校园诗教。

  下一步工作 学校社区是创建重点

  下一步,诗词要“六进”进校园、社区、企业、机关、农村、景点。“我们抓的重点是学校和社区。学校是国家的未来所在,传承诗歌的重点;而在社会转型后,单位人开始向社区人转变,所以学校和社区是未来的重点。”赵昌智说,我们不要求每个公务员去写诗,但会鼓励企事业单位、机关干部去创作。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不能像过去搞宣传队,农村有留守儿童、老人,这是难点,但不是不能解决。扬州的诗词还需要向更有特点的方向发展。比如,扬州的园林诗词文化浓厚,要把特点丰富起来。再比如,仪征提出把诗词文化融入国企的企业文化中,广陵以产业园为单位,强化诗词环境。农村,则结合新农村建设,比如瓜洲、杭集。

  因此,必须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更好地反映当今生活的新变化、新发展。扬州的文化建设要跟上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当代诗句”来。

  创建成效 提高了市民素质

  创建“诗词之市”,究竟有什么好处“所有人到扬州后,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诗意浓郁的城市。诗词对于人的素质、企业的信誉都有提高作用。”

  赵昌智给记者讲了一个事例,“广陵区有个民警曾告诉我,他接待了一对即将对簿公堂的兄弟,于是他把曹植的《七步诗》送给了兄弟俩,经过一番劝解,两人就撤诉了。”赵昌智说,还有一家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老板与一家天津的客户谈生意,快结束时,客户看到挂在墙上的一首诗,得知是老板亲自作诗亲自书写时,当场拍板合作,“老板有如此雅兴和文化修养,足可以证明企业是可信的。”赵昌智觉得,不是说诗歌起了决定性作用,至少是转机,给人一种好的印象。所以他认为,诗词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对人的影响会长久、慢慢显现出来,“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