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9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陈德仁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建在田园的“将军第”水井

凝聚文化色彩的学宫街水井

 

  在蜿蜒的桂中黔江河畔,耸立着美丽的仙城;在它1739平方公里的沃土中,镶嵌着无数斑驳的水井。——在历史的滔滔波浪里孕育着生命的本源,记录着文明岁月的坎坎坷坷…… ——题记

  武宣原名武仙,旧县城在如今的三里镇旧县村,宋末明初即建造于黔江东岸,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改为武宣。沿旧城址四方巡视,很少找到水井建造的痕迹。同年代的还有汉武帝平南越王驻兵之地及重要商埠的勒马村古城遗址,下陇村北的“三脚马”古城址,柳江河、红水河汇入黔江的三江口处的鱼步村铜锣州旧城址,柳江南岸圩场金鸡村聚落址全是选择黔江沿岸建都市,并且《县志》等文史资料也寻找不到记载水井的只言片语。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汉、宋时期的住所相对荒蛮流离,那时只能选择江河湖泊作为满足生活用水。加上当时没有先进的掘土工具和盛水器皿,依靠自然水资源傍水而棲,择水而住,从而降低外力的威胁就成为一种无奈的原始选择。从多年广西文物工作队在武宣县进行的文物普查结果来看,相关的水井遗址和记录也较少。

  时光进入到明、清时期,水井的发展脉络逐渐明朗了起来。

  位于武宣县城学宫街内有一口始建于明代的圆型水井,它占地面积近20平方米,两级台阶拾级而上。井口直径0.8米,井深5米,两层弧形石板规则的围成圆圆的井圈,四方形的井壁由条砖砌成,口小肚大。

  水井为何做成古代铜钱般外圆内方的形状访问老者得知,古人用方来泛指地面东、南、西、北的四个方向,“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引申为做人要外圆内方,做人之本要“方”,处世之道要“圆”。

  这样寓教于物的水井构图显得先人的智慧非同一般,与近在咫尺的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典范的三大建筑群之一文庙熠熠生辉。放眼望去,整条街的巷道、集镇商铺、民居住室无不打上浓浓的仙城文化的烙印。俯瞰这口古钱形的井,便会联想到“水——泉——钱——财”,令人“见钱眼开”、大吉大利,既讨了“眼彩”,又愉悦了心情。

  水井有条小巷直通文庙的礼门和义路,负责着每年春秋两次祭孔宰杀猪羊牲祭品全部用水。麻利的屠者天未亮即用绳子绑住一只只小桶舀出井水,把祭祀用的整头牛、羊、猪宰杀冲洗干净。主祭知县,陪祭学官、典史及其他官员、秀才祭孔子、四配、十哲,七十二贤人以及历代名儒后,分别领胙肉(祭祀时供神的肉)回家,勉励男女老少默守祖业,谨尊孝道。

  仪式上除了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铜制祭器和礼器,这自然由极为虔诚的信徒来经手洗涤。因此,这些打出清澈之水的水井用途不仅与家下用水有了文化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历史上一些人认为武宣地处“南蛮”邑小偏僻,文化生活落后。但明宣德六年(1431年)就建成气势雄伟的广西规模最大的孔庙,成为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和教化培养人才的场所。与檀香缭绕的水井凸显其“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的深沉威仪,给人以精神激发和艺术享受。作为建筑文化,从井圈、井壁,井道、井围到处都悟出精巧布局的仙城风格,通过先人的智慧和才干触摸到仙城从炎荒走向文明的足迹。

  与学宫街水井遥相呼应的是东街小井巷,水井修建时间稍晚,占地面积18平方米,砖石结构。井口为一块巨大的青石完整地镂空凿成,口径1米,深5米。长满青苔的圆圆井壁条砖错落有致,四排交错到底的凹坑据说是修缮和清理水井特意留下的脚窝。水井是悠久的历史进化的产物,是当时生产力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清嘉庆13年(1808年)《武宣县志》记载,全县当时人口有5.09万,并以县城密度最大。由此看来,明、清时期人们的生活定居已相对稳定,在那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凿井,开采和利用地下水了,一定程度摆脱了地表自然水资源的束缚。环视井圈,那取水井绳经久旷日勒下的道道绳痕有20多处,深处达一手指。任凭岁月流逝,它们都依然醒目。水井的频繁使用说明市民居住开始密集,活动相对频繁,商贸日趋集中。随手可舀的水井出现在明、清时期,看上去是人们在规避每天走几十级台阶下黔江挑水的艰辛,更深层次的是历朝历代的仙城人文化思维和心理的演变,以及对生存空间、生命价值、和谐意愿不懈追求的结果。

  置身于古庄园的水井韵味独特。

  在远离黔江河流的仙城腹地,方圆1739平方公里遍布着30多处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朴端庄、布局合理、设计精妙的岭南式民间古艺术建筑群。每一座古建筑都有一口历经沧桑岁月的水井,保留着古代民间修建艺术和官宦权势的唯一特色。

  东乡镇下莲塘村刘氏庄园始建于清嘉庆6年(公元1742年),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房屋245间。外围是用卵石砌成高4米、宽2.5米的跑马墙。四角岗楼高筑,房屋具有安营扎寨的特点,故解放前一直被称为莲塘寨。庄外虽然有广西大瑶山南麓的潺潺流水环绕而过,但庄内还是挖有一眼水井有备无患。

  史载,下莲塘一带从高祖刘宗楷始居至今266年出了8个将军,繁衍了10代人。唯一的井水清澈过人,四季不断,供养着几百人聚居家族的政、经、居、教日常生活。当时除宫殿外,民间很少有水井。在这里,充满地位色彩的水井便是官宦权势的产物,以地缘血统构造了水井制度。在建构社区空间、规定社会秩序、管理辖区人口、营造公共空间、影响村际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结构明朗的建筑群构成了清代广西南岭传统式大民宅的“博物馆”。

  县教师进修学校原身是武宣最早的“仙城书院”,仪威堂皇的大门前是建于清乾隆34年(1769年)的水井。尽管屡次城廓被破坏庙宇遭焚毁,但四季早晚“四书五经”和八股诗赋的诵读声还是冲破思想的囚禁环绕井边不绝于耳,南国文明之声颂扬四方。那镶嵌在书院门前的圆圆深深的水井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亲睹了小学堂、高等小学校、简易师范、公立中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的历史演化。它就象一张世纪的镜子,映照了一代又一代学之骄子的沧桑和永恒的记忆。在这里,充满灵性的水井是近代文明的传播器。

  位于东乡镇金榜村刁经明“振威将军第”的水井别具一格:不象众多水井建在园内而是建在远离庄园60米的田垌中。刘氏族谱记载,清至民国初年繁衍的六代人间出了振威、武显、少将8名将军加文魁。其中提督振威将军(一品官)刁经明,被朝庭赐为“毕什固巴图鲁”(勇将英雄)。建于清嘉庆二年(公元1740年)精巧细致的石圈井在千亩良田中显得特别抢眼:与祖厅建在同一平行线上,融入整个家族的构图中心,是厅、池塘、庭院、田园相结合的和谐文化精典。在这里,永不枯竭,水质甘醇清凉的水井不再是囚禁在生活琐事里的温柔,而是在几代人的手里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农田灌溉,为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繁衍直接奠基。

  在武宣,历经岁月磨砺的水井是一个人文景观。它凝聚了仙城人的设计和建筑艺术,昭示着智者全力抗击大自然、追求和谐发展的艰辛努力,同时也向后人展示着光阴交替的悲喜过程。

  (通讯员 陈德仁 图\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