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4日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 陶海华 程浩楠 吕海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桉树有毒还是被妖魔化?速生桉之争一直未断(图)

  一些村民把桉树种植在耕地上。记者 吕海锋摄

  民间传言“桉树有毒”

  严志晖(化名),合浦县人,从事桉树、松木等木材收购,经常在北海、钦州、玉林等地走动。

  在上世纪90年代,严志晖刚开始从事原木收购生意。每到一个地方,严志晖就听到当地林农说,桉树的树皮、叶子落地沾水后,过了几天,水会呈现黑色。久而久之,在民间便传出“桉树有毒”这个说法。为此,严志晖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取一块树皮和几片叶子放入脸盆中,几天过后,脸盆里的水真的变黑了。“但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桉树发生中毒事件”。

  “桉树里所含有的某种元素和水接触后,会让水在外观上变黑,但并没有毒性。”对于坊间盛传桉树有毒的说法,北海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此解释。

  该工作人员介绍称,2014年,关于牛尾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公益林建设问题,北海市相关部门曾召集保护区范围内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一些代表就提出桉树会污染水质,建议把桉树全部清理。

  随后,有关部门随机抽取牛尾岭水库的水样品,拿到检测部门进行检定。最终检定报告显示,水质中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2006年,广东省林业局曾发文指出,桉树无毒无害,适地适树、适度发展桉树人工林符合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份名为《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的文件指出,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科学论证,桉树“有毒”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公开信

  2013年6月4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协助广西柳州的志愿者发出《联署呼吁自治区人民政府:严格控制桉树的种植面积》的公开信。

  信中写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山顶上缭绕的不再是白云,山上清一色的是桉树,奔流的山泉也不知去向。我疯狂地搜索着:速生桉。映入眼中最多字眼: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绿色沙漠等,甚至更有人称之为亡国树。速生桉庞大而深的根系,在地下酝酿着绝地的复苏。惊人的生长速度吸收大量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大量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面对这封联合署名的公开信,同年7月31日,自治区林业厅通过邮件给予正面回复。林业厅表示,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桉树不是“抽水机”、不是“抽肥机”,也不是“绿色沙漠”。

  林业厅对于桉树的评价为:“七分优点三分不足”。桉树具有生长快、生产木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轮伐期短、经营强度大、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等缺点,“只要我们尊重科学,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密度适当,按照可持续发展规律来经营桉树,就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指出,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得多,但绝没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整体来说,广西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不如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但优于马尾松等人工林、灌丛、草地和农业用地。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工抚育强度过大,人工除草及时并施用除草剂,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二是桉树种得过密,林下无阳光,造成植被稀少;三是有些地方因土壤贫瘠,在造林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适应性强。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