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专家学者们在“灵渠与水文化”文学沙龙上各抒己见。
被利刃般的铧嘴劈开的海洋河,一边向右,经灵渠南渠流向30多公里外的漓江;一边向左,经灵渠北渠和大小天平坝汇入湘江故道。这是2000多年前,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之间一次精巧的勾连,更是整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融会贯通。
12月21日,兴安县社科联与广西大学共建的广西大学国学实训兴安基地在灵渠正式挂牌,与会的多名专家学者围坐一堂,随着潺潺水流,感受宁静神韵,热议灵渠文化。
1 灵渠文化积淀丰厚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管理学院教授李光明是兴安人,对家乡的灵渠文化保护和发展尤为关注。在他眼中,灵渠水文化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与行为形态化要素完全具备了文化线路的基本特征。
他解释,灵渠历史悠久,从建成到现在已经2200多年,现在灵渠沿线仍有各种建筑如大小天平、铧嘴、南北渠、陡门、秦城遗址、古码头、水街、桥梁等大量物质遗产,以及历代碑文、石刻等和灵渠有关的历史资料,已毫无疑问地证实了灵渠不仅时间上久远,而且连绵延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灵渠的各种物质构成要素如堤坝、渠道、码头等,以及周边的村落、乡镇、圩市,与之相关的河流、山丘、土地、植被等,都在人们的互动影响下留下不同的时代印记。人们逐水而居,灵渠旁的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不断改变,汉、瑶、壮、侗等民族迁移、交融,有人说“灵渠引来百家姓”。
有水就有桥,研究灵渠历史的专家陈兴华以灵渠桥梁为例介绍,目前灵渠有桥65座,现存古桥11座,始建于汉代的马嘶桥,是广西最早的石桥,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桥梁之一。传说当年东汉开国功臣马援骑马过桥,因桥已朽,马嘶而不前,马援卖马建桥。桥成,因马援姓马,为纪念他而叫马氏桥。又因为木桥改成石桥而叫马石桥,还因为有了识途宝马的嘶叫为起因而称之为马嘶桥。“很多古桥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灵渠文化深透其中。”
2 放宽视野做“大文章”
“灵渠文化还不足以说明灵渠的伟大作用,换言之,灵渠文章不能只在灵渠本身做,也不能只放在兴安当地来做。”广西大学国学研究中心蒙绍荣教授认为,要做灵渠的大文章,必须与整个广西乃至全世界结合在一起,而能将兴安灵渠与广西、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他表示,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来说,灵渠只是其中一个小节点,而穿越整个广西的“灵越古道”刚好是能充分彰显灵渠作用,又能体现海上丝绸之路功能的合适载体,就如同甘肃的嘉峪关只能做小文章,而“河西走廊”才是大文章。
蒙绍荣的“大文章”观点也被广西大学国学中心主任郑朝晖认可。“回到文化层面,灵渠的地位可以放大一下。”他说,随着灵渠的开通,存在于中原和百越之间的天然阻碍被潺潺流水所化解。两个天然相隔的地域,两个本来并不相通的世界,让一段悠悠流水轻巧地系在一起,从此再也无法分离。在舟楫的往来中,社会政治的分水岭不复存在,中央政府政令的传递可以畅流而行,南北两地的货物得以互通有无,中原与百越之地的文化、经济得以相互交融。更为重要的是灵渠的开通,极大地消解了两地各族人民心理隔阂,使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流淌得更加圆融舒畅,更加雄浑有力。
3 文化旅游其路漫漫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灵渠虽与长城同为秦朝的大工程,后者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但一直以来,灵渠依然如同小家闺秀,名气远不如长城。
记者了解到,灵渠作为旅游景点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发,但市场宣传大多定位于水利工程范围,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主要是以静态的、展示性的观赏为主,这种方式游客逗留的时间短、花费小,也难以吸引回头客。
李光明建议,可以通过灵渠“文化线路”的线性特征,使其本身形成经典的旅游线路。“由此构成的线路资源不但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且特色鲜明,具有多功能性。”
令人欣喜的是,自2012年底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后,随着灵渠申遗工作的推进和桂林创建国际旅游胜地工作的深入,灵渠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城市规划当中,兴安县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理念,结合灵渠保护规划制定细则,灵渠两岸的建筑风格、灵渠的开发和保护都有标准。
兴安县委书记阳明介绍,近年来,该县已争取自治区和国家文物局超过5000万资金支持,对灵渠的本体做了比较好的保护。自灵渠申遗启动以来,兴安县在编撰灵渠保护规划、组织灵渠文化论坛系列活动、治理周边环境、清淤河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灵渠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在历史底蕴的映衬之下,灵渠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灵渠:一座水文化的“富矿”
被利刃般的铧嘴劈开的海洋河,一边向右,经灵渠南渠流向30多公里外的漓江;一边向左,经灵渠北渠和大小天平坝汇入湘江故道。这是2000多年前,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之间一次精巧的勾连,更是整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融会贯通 【详细】
文化沙龙: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灵渠
“千古灵渠 眺望未来”,欢迎参加灵渠文化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打造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灵渠”。首先介绍一下到场的嘉宾,分别是: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孙志平先生,广西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罗红先生,兴安县委书记阳明先生,广西国悦集团董事长林谋悦先生 【详细】
灵渠——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古名秦凿渠,灵渠、陡河,近代又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全长36.4公里,分南北二渠,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详细】
兴安县拍摄微电影《倾世奇缘》宣传灵渠旅游
9月13日,微电影《倾世奇缘》在灵渠取景拍摄,该微电影由广西国悦集团投资100万元,邀请深圳市永之禾影视广告制作有限公司拍摄,预计将在全国各大网络媒体上投放。 【详细】
第九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暨第五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举行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160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政要到访,接待境外游客量多年位居全国城市前10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