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8月2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沈 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十七大报告要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兴业县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县,近年来该县立足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明显成效。但受资源、农民素质、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创新思路,以规划化、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和保险化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现代农业。

  生产发展规划化

  产业的竞争首先是规划的竞争,规划是龙头,是整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是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的前提,是指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总抓手。农业部组织编制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11种优势农产品专项规划,省(区)一级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县一级也必须紧扣国家和省(区)级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加快本级规划的制定。在制订规划中,一是要遵循相关原则,讲求科学。即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产业整体开发原则、以质取胜原则和突出重点原则。要立足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瞄准现实与潜在两大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二是规划要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如兴业县的近期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优先培育若干个在区内外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带区,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独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形成一批市场认知度高的知名品牌。长远目标是: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整体开发的格局,建立起现代农业的产业新体系,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有明显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三是规划的重点必须充分体现优势产业或产品、体现差别化竞争、体现产业的整体发展。对于兴业来说,当前要规划好10大产业基地的建设。即是抓好以优质稻、食用菌、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中药材、果蔗、柑橘、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瘦肉型猪、珍稀淡水鱼、三黄鸡等为主的养殖业。

  生产方法科技化

  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以先进科技引领现代农业,要着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搞好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良种良法的推广。构建起以县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二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实施好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培训工程,使农民掌握实用科技。三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生产的产供销各环节,严格按照标准化规程进行,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品相和品牌水平。四是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生产方式集约化

  集约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而同时避免由于不断扩大耕地面积而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一是抓好公司(企业)、协会龙头的资金和技术集约。要使集约化农业成为一种“既能使农民增收、又能使企业得利、还能使社会得到好产品”的多赢模式,就必须通过龙头带动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方法、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政府要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使龙头企业集聚资金引进和创新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发加工生产新产品,不断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协会的资金与技术集约程度。二是抓好基地的土地集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解决集约农业的用地问题。                

  生产经营产业化

  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实施一体化、品牌化战略,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模式。根据兴业的实际,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石南柑橘、山心茶叶、城隍酸料、沙塘精米、洛阳扎粉、蒲塘红五类、大平山“金大叔”土三黄鸡等专业镇、专业村,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带一镇”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当前,要加大扶持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如广西春茂农牧有限公司年产鸡苗5000万羽、鸭苗6000万羽项目等等。此外,大力引进一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力争全县1/3以上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三是发展壮大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组织+农户+基地”模式发展,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目前,兴业县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92个,入会农户2万户,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产成果商品化

  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就是产品商品化、农业市场化。要实现农业生产成果商品化就要有相应的专业市场来对接、承载和转化。一是要开发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要努力构建本地专业化的农贸市场,打造区域性的农产品交易专业集散地。兴业县要依托当地禽畜业发达和森林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快建设禽畜专业市场和林化产品生产集中区。二是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打造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的产业链。引导建立健全以农民专业协会或综合协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成一批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如目前兴业县正在兴起的花卉协会、马铃薯协会、蘑菇协会、猪苗经纪人和肉鸡经纪人协会等,对组织本行业农户进入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三是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以桂台(玉林)农业合作试验、中国-东盟博览会、玉博会为平台,加快农业对外开放。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真正把产品转变成商品。

  生产主体受益保险化

  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终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所以要努力提高并实现农民受益保险化程度。一是在政策上加强抗风险扶持。要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将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在农业基础设施上增强抗风险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兴修水利,逐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增强抗旱防涝能力。加大田园化建设力度,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在保障体系上加大抗风险力度。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安全水平,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评估、监测、保险体系等。积极探索将保险业务从养殖业拓展到种植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作者系中共兴业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