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9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志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桂平市的做法

   发展县域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点。从桂平市的情况看,打造板块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做强工业板块

  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桂平市坚持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举全市之力推进工业化,以工业跨越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一是培育支柱产业。紧紧围绕广西产业发展的重点,从桂平的区位、资源和现有基础出发,坚持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原则,重点培植壮大矿产品深加工、酒和酒精、汽车零配件加工、制药、制糖造纸、水泥建材、农林产品加工、服装针织等八大特色产业。今后五年,要使生物质能源业、汽车零配件加工业、建筑陶瓷业、皮草业、矿产品深加工业、水泥建材业成为全市发展的支撑点和支柱产业。二是壮大优势企业。优势企业是城市的品牌,代表了地区的竞争实力和形象,也是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的必要条件,要坚定不移地把培育大企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重点企业,以优势企业支撑支柱产业。三是加快园区建设。园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要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土地储备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使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

  (二)实施旅游开放战略,做大旅游板块

  旅游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吸引力强、污染小、耗能低、效益高的特点。桂平市旅游资源丰富,要抓住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动工建设的重大机遇,主动融入“珠三角”,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佛教文化牌。桂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要打造以桂平西山为主的宗教文化之旅。二是历史文化牌。桂平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要打造以金田起义遗址、明朝大藤峡瑶民起义为主的人文历史之旅。三是生态休闲牌。打造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健康之旅。同时加强旅游产品配套开发,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发挥旅游业对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建设一批物流、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把桂平市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会议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使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三)实施农业稳市战略,做优农业板块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着重发展工业资源型和城市消费型农业。引进优良品种扩大木薯、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工业资源型农业;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等城市消费型农业,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二是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酒精、糖业、木业、种猪养殖、环保能源等一批带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竞争力强、劳动密集型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来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和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抓好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强农村水利、道路、住房、卫生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提高劳务开发质量。

  (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做靓城市板块

  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和旅游业的发展。要以建设现代休闲山水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旅游业的良性互动、联动发展。一是抓好园区建设。把工业发展城镇建设一起规划布局,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做到发展城市经济与搞好城市规划、美化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努力实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二是建设商业中心、政治文化中心和物流中心。三是美化浔江、黔江、郁江三江六岸,抓好六条沿江大道的规划建设。四是抓好环城路建设,以环城路为纽带,打造连接商业中心、政治文化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快捷通道经济圈,建设中等规模的休闲山水旅游城市。同时,适当控制工业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集约发展一批重点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格局。

  (作者系中共桂平市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