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德斌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工业跨越发展,是实现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十一五”时期,武宣县秉承“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工业基础不断加强,工业体系逐见雏形,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工业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但从整体看,武宣县工业经济存在着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促融合、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要求,本着“做强存量、做大增量”的发展原则,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走集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路子。

  发展产业集群,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夯实基础。发展产业集群是迅速扩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发展效益的有效途径。结合武宣县的实际,要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发展制糖、冶金、建材、农林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纺织服装、机械加工和矿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年产值25亿元的冶金业集群、年产值20亿元的制糖产业集群、年产值15亿元的矿产品产业集群、年产值12亿元的建材产业集群、年产值10亿元的农林加工产业集群和年产值5亿元的轻纺产业集群。此外,还要重点发展机械零部件制造及加工集群。

  完善支撑体系,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保障。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源、交通物流、人才科技、资金等支撑。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资源基地建设。以建设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管理为目标,加强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对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合理规划利用总量和把握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集中度。二是完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以现有公路建设为基础,以城镇建设为结合点,加强城市、城郊、镇村等路网建设,重点完善工业园区内路网设施,形成四通八达的陆地交通。同时,加快推进内河港口建设。 三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搭建更为广阔的人才引进平台,采取定期服务、兼职服务、临时借用、联合开发、一事一聘等形式,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服务县域工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及推广和品牌创建为契合点,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培育和发展技术服务市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建立并完善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提高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优化政务环境,为工业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投资者在投资选择时更注重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已成为吸引资金的关键因素,成为各生产要素流向的基础条件。为此,要把优化政务环境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开展“保姆式”服务,在项目考察引进、落地开工、建设完工、投产达产等各环节,做到有难必解,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整顿机关及干部作风,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氛围,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为武宣县县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