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在社会管理创新日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司法行政机关的独特作用更加凸显。司法行政工作如何立足自身职能,发挥更加重要的独特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司法行政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十分独特的职能优势
一是社会特性。司法行政很多工作涉及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社会性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属性,司法行政机关“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特点,在社会管理中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优势。
二是管理特性。司法部门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理,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任务。
三是服务特性。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服务职能,是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参与信访处理,提供法律服务,依法平衡、协调和维护利益各方的权益,从而消除对立情绪,减少社会矛盾,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办法。
四是预防特性。司法行政机关的人民调解工作,是中国特色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发挥法律指导功能,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
五是基层特性。司法所是司法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既是政法机关的组成部分,又是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事关社会管理秩序、服务保障民生的矛盾调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凭祥司法行政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实践
一是率先在全区开展建设司法行政“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2012年2月中旬,凭祥在全区率先启动“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的平台建设工作,在市一级建设“家”的服务大厅,在四个司法所建设“家”的服务工作站。该平台集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办理公证、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等七项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于一体,以“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家人、办事一条龙”的运作方式,为群众提供家人般的关怀、一站式的服务。这个平台运行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2500人次,提供法律援助75件,办理公证463件。
二是以“司法E通”为载体,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自2012年3月1日起,司法行政机关正式履行社区矫正管理职能。凭祥在市司法局设立了社区矫正大队,在各司法所设立了社区矫正中队,对社区矫正人员采用“司法E通”司法监控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解决社区矫正人员跟踪难、统计难等问题。密切司法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公安部门和各监狱的衔接配合,建立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在对社区服刑人员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了各种帮困扶助、教育矫正等方法,不断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水平。
三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司法、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单位结成共建联系单位,共同开展农民工维权、青少年教育、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实行法律援助、安置帮教和特殊人群管理等方面资源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格上尊重、感情上亲近、生活上关心、权益上保障、心理上疏导,通过教育和帮助,努力使特殊人群遵纪守法、与社会和谐相处。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参与工作,使用社区干部、党员义工、社区女子帮教队加入到对特殊人群管理的服务队伍中。
新形势下司法行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司法所建设。司法行政工作重点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要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等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零距离接触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和化解矛盾的优势,充分发挥司法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健全社会矛盾的调处机制。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建设;完善矛盾纠纷联动联调机制,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行业调解“五位一体”,强化检调对接、诉调对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三是深化法制宣传。要认真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公职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农民等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镇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法制轮训。进一步创新普法手段和载体,开展法律知识和法制动画、视频、短信竞赛等活动。
四是进一步落实社会特殊人群稳控机制。要加强司法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的沟通,推进刑罚执行资源与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着力构建监管场所与司法所和家庭、单位、社区互动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无缝对接工作衔接机制。
五是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和疏导机制。大力深化专项法律服务活动,推动法律服务向社区、向镇村延伸。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者系凭祥市副市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四措并举驱动创业创新
社会驱动。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新风尚,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创业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 【详细】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
河池扶贫生态移民乐享新生活 率先“有土安置”创新“无土安置”
见到75岁老人韦鸿时,他正在位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三层半的楼房里,与老伴熟练地编织竹藤工艺品。韦鸿告诉记者,2007年,他从石山区拉烈镇力达村七吨屯搬迁到农民进城创业园,之后他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则承接编织工艺品厂的订单,由编织工艺品厂 【详细】
梧州推广PPP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 首批项目库选定45个项目
“新常态下项目建设和资金筹措要创新思维和方式,推广PPP模式有利于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重大项目建设更有实效。”梧州市日前召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学习培训班,邀请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发改委有关专家前来授课,逐一讲解PPP模式的意义和操作 【详细】
一季度我区人才供需总量下滑明显创新低
4月22日,广西人才网联系统发布2015年一季度人才供求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受春节假期较晚的影响,一季度我区人才供需总量下滑明显,创近年来最低水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