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促增”是崇左市委、市政府提出“六个促增”工作的内容之一。大新县如何抓好这一工作,笔者认为,以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引入企业对农村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开发,降低农民投入风险,拓宽企业发展渠道,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提高财政收入的目标,从而实现“以农促增”。一、大新县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及农业发展状况
大新县全县现有耕地总面积104万亩。上世纪80年代初,大新县农村普遍采用了“均田到户”的做法对土地进行分配,土地按地理位置“远、中、近”和土质“好、中、差”等进行分片,每一片再按农户家庭人口数均分到户,从而使农村土地被过度分割,这种做法在当时极大的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也为日后农业的发展埋下了瓶颈。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必须打破瓶颈。土地被过度分割导致的高投入、低产出也使有意进行农业产业开发的企业望而却步。农业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模式使全县农业发展难于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引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的好处和优势
(一)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从2008年起,大新县以“政府主导”方式,大力实施“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项目。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县已有10个乡镇20个村28个自然屯推行了土地“小块并大块”优化调整,完成调整面积24471亩,其中流转面积为4230亩。如那岭乡那廉村旧州屯实施土地“小块并大块”后,将涉及的土地进行整体连片出租,出租价格达到1100元/亩,与全县未实施“小块并大块”土地的出租价格相比,平均提高了400-500元/亩,土地“小块并大块”的整治方便了土地的进一步流转。土地流转后,在获得土地出租收入的同时,农民还可参与企业产业发展,在降低农业投入风险的同时又增加了家庭收入。
(二)企业参与产业化规模化农业开发的优势。企业参与农业项目开发,依靠企业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对降低农业开发成本和投入风险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而企业在开发大片、连片土地的过程中,通过大型机械化种植,更加科学化、集约化的后期田间管理,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拓宽了企业发展渠道,为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提供保障。
(三)降低政府发展农业的行政成本。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及企业资金投入,可以降低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投入的行政成本。主要体现为:一是政府发展农业产业服务的直接对象由广大农民群众变为少数开发企业,服务的对象大量减少,行政管理效率有效提高。二是可借助企业雄厚资金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政府可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其他建设方面;三是借助企业的先进技术,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减少政府为发展农业产业投入的技术研发或引入成本;四是借助企业先进的市场交易信息平台,促进本地农副产品的快速流通,减少政府在加强农副产品流通渠道的投入。
三、大新县如何做好企业参与产业化规模化农业开发工作
(一)抓好农村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为企业资金的引入打好基础。2013年,自治区给大新县下达2013-2015年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任务指标27.3145万亩。大新县要把握好时机,充分用足当前中央、自治区关于土地“小块并大块”整治工作的优惠政策,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土地整治工作,推进更多农村土地整合。
(二)抓好本地发展农业产业优势的规划,增强企业资金引入的吸引力。大新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境内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地处南宁、百色、崇左三座中心城市的交汇处,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大新县也是甘蔗种植大县,2013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6.6万亩。依托这些优势,大新县引入企业资金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的优势明显。
(三)引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开发产业链。在积极引进企业发展现代化农业开发的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拉长农业开发产业链问题,引导发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业。一是抓好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完善桃城、雷平工业园区规划,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投资;二是监督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整合历史、人文、风俗等社会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名牌,提高大新农产品知名度,实现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三是引导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及市场抵御风险能力。
(四)建立专业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在时机成熟时,建设中大型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组织本县特色农副产品到市场进行集中交易,提高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的知名度,在加大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流通速度。同时,抓好专业市场的对外宣传,吸引外地的特色农产品到本县进行交易,使大新县成为附近区域特色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增加本县农副产品的市场竟争力,提高企业参与本县农业开发的积极性。
(五)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完善企业资金引入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建立绿色通道,提高行政效率,方便企业资金引入;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资金的流入;当好企业与农民的联络员、办事员,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各种关系和纠纷;搭建好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平台,方便企业与外界的沟通。(作者系大新县副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大新县]千万元补助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近段时间以来,大新县审时度势,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服务蔗农,千方百计保住甘蔗种植面积。该县共落实财政资金1700万元用于购买补助蔗种和机耕补贴,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 【详细】
[大新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整齐划一的地块、新修的水泥路、硬化的沟渠、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走进大新县恩城乡岜隆屯凤凰岭,记者欣喜地看到,一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成形 【详细】
[宜州市]“小块并大块”整出“双高”示范基地
4月17日,笔者在宜州市刘三姐镇中和村江口屯甘蔗生产“双高”糖料蔗示范基地现场看到,由宜州市青山绿水甘蔗种植专业公司派出的一辆拖拉机正在一大片新鲜、松软的黄土地上实施开行和施肥等机械化作业,众多村民有的忙着装卸肥料和蔗种,有的则忙着往机械开好的甘蔗行沟内 【详细】
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之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次前后历时5年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去年,经过一年的试点推进,我区确权工作进展达到了全国中上水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