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广西人大代表、中共宜州市委书记周飞做客中新社2016广西“两会”访谈室。杨志雄 摄
广西1月27日电(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广西人大代表、中共宜州市委书记周飞27日在广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介绍,宜州的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宜州市将全力打造“中国丝绸新都”。
周飞介绍,目前,宜州市的桑园面积是33万亩,连续10年全国县域第一。宜州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丝绸加工能力在广西排名第一,在全国也排在前列。“我们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宜州市官方介绍,“十二五”时期,宜州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的历史机遇,不断做强做大桑蚕茧丝绸产业,加快建设蚕桑茧丝绸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据统计,2015年,宜州市桑园面积达33.32万亩,较2010年增长16%;鲜茧产量6.9万吨,较2010年增长47.44%;养蚕收入18.6亿元,较2010年增长24%。全市现有茧丝绸加工企业20家(实际生产的有17家),比2010年增加10家,年产白厂丝能力达6000吨。预计,2015年全市生产白厂丝 4300吨,较2010年增长119.61%,生产坯绸360万米;茧丝绸加工产值16.5亿元,较2010年增长112 %。白厂丝产量、茧丝加工能力继续保持全区县域第一。
宜州市现有桑枝、蚕沙、蚕蛹、下茧等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5家。预计,2015年蚕丝被产量达20.2万床,产值1.6亿元;生产秀珍菇等菌棒8500万棒,生产鲜菇1.27万吨,实现产值9990.18万元;收集加工桑枝约12万吨,占全市桑枝总量的37%,桑枝加工年产值达4200万元;生产鲜蛹4000吨,产值达3200万元;企业收集加工蚕沙约6500吨,群众利用蚕沙池、沼气池无害化处理蚕沙约8.35万吨。全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5.04亿元,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继续保持全区县域第一。
周飞介绍,年产2000万米冠华丝绸印染、五和博澳桑蚕循环经济健康产业链、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宜州市茧丝绸完整产业链条在逐步形成。预计2015年全市桑蚕茧丝绸基地综合产值38.5亿元。
宜州市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宜州市宏基茧丝有限公司B2B平台、B2C平台和移动商城建成并投入运营;宜州市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合作协议,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淘宝市级服务中心于2015年12月开业试运行。宜州市完成“一带一路”茧丝绸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架构规划和宜州电商产业孵化园初步规划;宜州同城商贸线下实体店投入运行,同城e淘网上线试运行。
周飞表示,今年,宜州市将重点抓好织绸、蚕丝被、真丝床上用品、真丝服装、印染、桑枝综合利用等项目,逐步形成完整的茧丝绸循环经济产业链。此外,引导和推动茧丝绸等自营出口,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市]世界银行专家到宜州考察扶贫项目
1月19日至20日,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农业经济学家约瑟夫·恩尼斯特贝尔格先生,带领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考察团到宜州市开展扶贫项目考察。宜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梁宁参加项目汇报反馈会并陪同考察 【详细】
[宜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
2015年,宜州市坚持稳中求进,重构提质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攻坚,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详细】
[宜州市]适应新常态各项县域事业稳步发展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宜州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亿元,同比增长8%;城镇居民人 【详细】
宜州市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纪实
自2013年宜州市被列为广西首批重点规划建设的特色旅游名县以来,宜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工作要求,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强化措施,科学整合,加大旅游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旅游 【详细】
[宜州市]蚕茧总产量达5.5万吨 养蚕收入超19亿元
近年来,为了提高茧丝质量,保证农民的利益,体现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能,宜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监督管理,通过深入企业开展抽查、加大茧丝管理宣传、完善桑蚕干茧和生丝检验设备及设施投入等多项举措,保护了该市蚕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蚕农的经济收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