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01日 来源:柳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东新区坚持以“产、城、人”互动为基点,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城市功能为载体,以产业高级化为动力,形成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城镇发展新模式,成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五大发展理念”的生动样板。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动能问题。柳东新区在城市东进的过程中在创造的产城融合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创新驱动,全面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转变。科技创新方面,柳东新区以做大做强汽车主业为核心,按照“汽车产业衍生带动、智慧科技驱动转型”的发展思路,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车城”。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中欧产业园、智能交通产业园等。引导、推动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拥有广西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以开放灵活的政策机制,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重奖“创新领军人才”,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引来人才集聚促进质效提升。

  协调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柳东新区的发展从一开始注意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柳州市以柳东新区为核心载体,扎实打造以“产城融合”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聘请新加坡邦城等公司保障新区城市和产业规划国际一流,实现了规划高起点;柳东新区年均开发面积达8.33平方公里,实现了建设高速度;坚持以“三个确保”扎实推进农民居民化,实现了服务高质量;新区人口和产业同步迅猛发展,实现了发展高效率;以同城化为抓手,构筑两镇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两镇经济腾飞,农民增收显著,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活力。

  绿色,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柳东新区在深化改革中找到绿色发展的路子,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调整产业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绿色工业,提升宜居城市发展新层次。发展快速公交、轻轨等绿色交通方式,坚持优化居住、消费、教育、文化旅游、市容综合环境,生态园林设施日臻完善,突出城绿结合,全面启动滨江生态湿地公园、文化旅游科技体验园周边生态水系项目等建设,推进宜居宜业新城建设。同时,柳东新区以工业化思维谋划产业富民,编制了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和农业产业园区专项规划,所有行政村全部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新业态,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开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务实之举,以谋求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作为柳州的新城,柳东新区牢牢把握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融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开放合作新机遇、新要求,全面深化开放合作,作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园广西园的承载地,主动对接珠三角,培育开放发展新动能和经济增长点。与上海漕河泾高新区开发总公司、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清华启迪合作,将为柳东新区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助力。在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基础上,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向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展延伸,全力完善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通过全面推进开放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共享,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柳东新区为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助,构建高效的社会救助、扶助、养老体系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提升城乡居保参保率,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购买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创业、就业。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三甲医院落户新区。延伸城镇燃气管道到周边村屯,改造各村屯电力设施和供电线路,宽带网络逐渐实现全覆盖。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医疗、一流的体育文化设施、一流的宜居环境,成为柳东新区以人为本的民生表达。

  (作者单位:柳东新区管委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