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
  • 手机版官网

  • 县促会公众号

刘福刚:统筹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IMG_7940.jpg

  9月14日上午,中郡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在全区培育发展经济强县培训班上作专题讲座。

 

  1-1 县域经济内涵

  1-2 县

  现在,全国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有省、地、县、乡等四级。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2010年),其中市辖区853个、县级市370个、县1461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

  四川181、河北172、河南159、山东140、云南129、黑龙江128

  1-3 县域经济概况

  1-3-1全国县域经济总量与地位

  2010年,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达8.6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0.11万亿元,占全国地区生产总值的50.54%,占到半壁江山;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16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02%。

  1-3-2 全国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1)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

  2010年,县域人口(常住人口)平均43.17万人;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100.7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平均5.09亿元。

  (2)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

  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平均规模差异性非常大。2010年,人口规模最大的有90.51万人,最小的有3.88万人,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山东、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最大的是435.92亿元,最小的是4.92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山东、浙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是31.22亿元,最小的是0.16亿元,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江苏、上海、浙江。

 

  广西县域经济规模

  • 广西

  • 2010年县域平均人口(42.91万人)列全国各省市区第16位(高到低),西部第2位(重庆第一,62.63万人);

  • 2010年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63.47亿)列全国第22位,西部第4位(重庆103.39亿,内蒙古89.66亿,四川66.63亿);

  • 2010年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亿)列全国28位(甘肃、青海、西藏)。

  • 广西与全国比较:99.40%、62.98%、53.04%

  1-3-3 全国县域经济差异性

  (1)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全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值为22580元,是全国的7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3000元/人附近的县(市)数量比较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100个县域是最低100个县域的15.78倍。

 

  1-4-1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介绍

  1-4-2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1-4-3 县域科学发展评价

  相对富裕程度

  县域相对绿色指数

  县域居民满意度

  建设幸福县域

  1-4-1 评价原则及特点

  评价原则:“三不原则”,即不收费、不发证、不授牌

  评价特点:公开、客观、可比

  1-4-2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体系

  1-4-2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2-1 建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五大机制

  • 1、领导机制

  • 2、产业机制

  • 3、空间机制

  • 4、市场主体机制

  • 5、动力机制-改革

  五大机制

  一、建设一个好班子,走一条好路子,加上真抓实干,构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领导机制。

  任期、路子、执行力的干部队伍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机制。

  县域经济要做好“一稳、二壮、三活”。

  加快推进工业化,一要联大靠强,二要做大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建设,三要做好区域经济协作和产业转移,四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能“一业独大”,也不能“一企独大”。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

  三、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空间机制。

  在手段上,一是注重规划,制定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规划可粗可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注重功能区建设,将县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统筹发展;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有机统筹起来。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促导全民创业,构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市场主体机制。

  县域经济工业化既需要联大靠强的外来式工业化,也需要中小企业成长的本地式工业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少有国有资产投入、少有国家大项目支撑、市场主体不足等。解决县域经济市场主体不足的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

  五、统筹县域发展,注重改革创新,注重民生幸福,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动力机制

  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的动力来自因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统筹发展和改革创新。

  新动力:经济、社会、生态、满意

  广西县域综合竞争力

  • 1、规模竞争力

  • 主要包括县域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规模指标

  • 2、发展竞争力

  • 主要包括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以及银行存贷款比例评级等发展性指标

  • 3、质量竞争力

  • 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工业增加值、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位电力消耗地区生产总值等人均值、投入—产出型指标。

  • 4、工业竞争力

  • 主要包括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人均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规模、规模以上工业外向度水平和单元电力消耗工业总产值等总量型和质量型指标。

  • 5、民生竞争力

  • 主要包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统筹系数、每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和每万人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等人均型指标。

  • 6、基础竞争力

  • 基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公路里程、单位面积高等级公路里程、单位面积铁路里程、每万人电信业务量、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和每万人口中中小学生数。

乡村振兴十四五公众号

广西县域经济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