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0日 来源:梧州日报 作者:朱桂湘 凌用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和陶瓷产业集中区有40条生产线近期陆续投产
 
  工于至诚   行以致远

  自今年春运开始,在南梧二级公路藤县潭东收费站一侧的春运服务站,除了有热腾腾的茶水和志愿者们的微笑外,还矗着一块显眼的招牌———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招工点。这里,每天都挤满了前来咨询务工的人。

  2月8日上午,来自藤县太平镇的林汉进与其他几位同乡,骑着摩托车专程来到距离招工点不远的园区走了一圈,“实地考察”这里建设进展和用工待遇。

  “园区规模很壮观,用工待遇也不错,他们都已打算节后到这里务工。” 林汉进告诉记者。在今年春节前,他作为广东返乡摩托车大军的一员,途经中和集中区招工点,在详细了解工种需求、各项待遇之后,就与一家陶瓷企业签订了务工合同。现在,他又带来了六名有意进园务工的同村老乡。

  中和集中区不仅作为广西首批27个重点园区之一,还被纳入获得自治区A类园区资格的藤县工业集中区统筹管理。自建设以来,已引进陶瓷生产企业12家,累计总投资98.9亿元,计划建设生产线148条。此外,藤县还与德龙陶瓷原料公司、兴和陶瓷配套包装材料公司、奥斯莱陶瓷包装材料及化工原料公司等3家企业签约,以满足陶瓷生产企业对原料及生产配套材料的需求。

  园区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中和集中区建设指挥部的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至少要招收一万名以上的工人,到目前为止,签订务工意向或被企业录用的人数已有4000多人。“春节期间,我们大量招收工人,主要原因就是节后将有多家企业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位负责人说。

  其实,走进中和集中区的建设工地,走进正在安装陶瓷产品生产线的企业车间,人们在感受陶瓷产业崛起的同时,也感受到园区还将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事实也如此,待到所有的生产线全部投产,中和集中区将可安排8万人就业。

  这是当前中和集中区的生产和建设景象:入驻的12家陶瓷企业已有1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另有30条生产线在建。新中陶公司在已建成8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正加快进行新生产线的厂房建设;永达公司两条生产线已建成点火,另有两条生产线正进行安装调试;瑞远公司的4条生产线的厂房已建成,生产线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即将点火;新舵公司10条生产线的厂房建设已完成,其中4条生产线设备安装基本完成……春节后,园区累计将有40条生产线投产。

  藤县县委书记何棠说,随着规划、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日臻完善,园区的框架已经显现,生产与建设都将步入新的阶段,今年除了继续完善道路、绿化、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外,还将再引进品牌企业两个,并累计实现80条生产线投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