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将中国最南端的三亚芒果基地内忙碌的身影拉得很长,台商洪肇铭正指挥着工人采摘芒果,整理和装箱,和他一样忙碌的还有从他的基地内出去干个体户的众多农民芒果老板。
据介绍,自1991年洪肇铭来到海南三亚创建千驹公司以来,他从台湾引进了十几个芒果新品种:“台农一号”、“爱文”、“金煌”、“新世纪”等,现有芒果基地3000多亩。
洪肇铭说,刚开始他投资不大,芒果新品种在三亚一时很难形成规模。而当时海南农民种植的都是“青皮”、“象牙”等传统芒果,果品质量差,销路也不通畅。一方面为了打响三亚芒果品牌,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他便想到帮助农民种植芒果新品种的合作共赢方法。三亚市台办负责人何朝新说,从1995年起,洪肇铭在公司周边乡镇、农垦农场免费开办了多期夜校,培训当地贫困山区的黎、苗族农民和外地农民工不下千人,不仅讲授种植芒果的新技术,还向农民提供种苗,教他们芒果繁殖技术等。农民们学成之后,回到村里开垦荒山,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小农庄,不仅摆脱了贫困,还盖起了楼房,在当地,他们形象地称之为“芒果楼”。
来自四川的陈照清和老伴都在千驹公司工作,两人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而在千驹公司干了十多年的女儿和女婿已经成了芒果种植个体户,今年在附近农村承包了60多亩土地种起了芒果。
记者采访洪肇铭的时候,他以前的基地主管胡志华赶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台牙”芒果在哈尔滨卖得很火,其独特的香味深受俄罗斯人的青睐,一到哈尔滨就被抢购一空。
胡志华告诉记者,他曾经在洪肇铭的农场里担任了7年的主管,通过夜校培训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全部的种植技术,4年前他便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洪肇铭从台湾引进的“台牙”芒果,今年不到半年时间已经赚了近30万元,总资产达400多万元。
何朝新说,由于当地农民的普遍参与,台湾芒果新品种早已形成了种植规模,如今到处都是芒果种植基地的三亚,已经成为闻名的“芒果之乡”。众多当地农民更是在台资企业引进的高优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中获益。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老巴村致富笙歌越奏越响亮
“在家吗?我们把种植协议签了。”7月4日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民黄堂忠冒雨来到贫困户王福财家,将种植协议拿出来,协议中有负责回收协议、保底价协议。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龙胜县一个贫困村的另类发展之路
“希望大雄村的公路硬化工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去年年初,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雄村的村委主任粟文良召集本村的村民召开了一次“特别”村委会议。这次村委会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次村委会议的地点不是在大雄村,而是挪到了龙胜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大 【详细】
银海区:平价蔬菜进超市 “农超对接”获多赢
“我们种的蔬菜能直接卖到大超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节前夕,家住银海区三合口村的朱战兵、苏艳婷这对年轻夫妻在田埂上整理刚刚采摘下来青菜,“等一下就要往超市送,这几天蔬菜卖得好,昨天才要1500斤,今天增加到3000斤,都有点忙不过来了。”说起自己种 【详细】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发展竹林经济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群众,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经济。在管护好原有竹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山竹,每年秋冬季合理砍伐,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民们说这是环境保护得的“奖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