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黄劲松 许裕军 王金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我国传统家庭观念里,大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而百色老区平果市太平镇,却涌现出许多在生产中演主角的女性,她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自立、自信、自强,勇敢地从灶台后面走到生产生活大舞台前面,演绎出了各具风采的绚丽人生。
  

  徐爱妹养蚕带富全村人  

  家住太平镇壮烈村和平屯的徐爱妹,曾经外出广东等地“淘金”。由于一无技术二无文凭,一年下来打工收入所得非常低。一天,她看到报上刊登的致富信息,不少像她一样的西部地区农民不用出门在家养蚕就走上了致富路。她想到自己家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桑养蚕,而且目前市场上的蚕茧价格又还算可观。于是她辞去在广东的工作,毅然回家乡种桑养蚕。为了学到一手过硬的养蚕本领,她又自费到宾阳县拜师学艺,虚心向当地的种桑大户请教,很快掌握养蚕的基本技术,回到家中种桑养蚕。开始的时候先试种2亩,每天坚持精心护理。辛勤的劳动没有白费,仅第一批桑叶养蚕结茧75斤,收入900多元。尝到甜头后,她又扩大种植面积,种桑5亩,一年下来养蚕收入1万多元。村里人看到她养蚕走上了致富路,也纷纷加入种桑养蚕的行列,并登门向她请教,她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群众,使壮烈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蚕村。目前,该村桑园面积发展到200多亩,不少农户成了养桑能手、经济能人。

  耶圩街上女“鲁班”  

  在太平镇,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女“鲁班”——黄美英。

  黄美英丈夫婚前曾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木工,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才将工具束之高阁。而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家庭都需要添置新的家具,木具市场前景较广阔。夫妇俩一合计,决定发展木头加工赚钱。2002年1月,他们筹资8000余元,走出偏僻的小山村,到耶圩街租房开了一个木具加工场。为了加快生产进度,黄美英也向丈夫学会了做木工,加入到“鲁班”队伍中。夫妻俩从制作一些木沙发、办公桌椅、床铺、小靠背椅等木家具做起,逐渐发展壮大。

  由于他们制作的木具质量保证,价格合理,受到了群众欢迎,生意越做越红火。许多单位、个人都找上门来,夫妇俩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她家的年均纯收入都达到五位数以上,走上了致富之路,而黄美英本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女“鲁班”。

  陆秀艳铁皮加工收入大  

  太平街上妇女陆秀艳,瞄准市场需求,精益求精,两年来靠自己掌握的技术,利用铁皮加工谷桶、谷斗、水桶等成品,深受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5年前,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陆秀艳,曾到广东、深圳、珠海等地打工。在如何摆脱贫困的苦思中,她想到本地农民习惯用竹木编织的箩筐或木制米柜来盛米,容易被老鼠咬坏,致使粮食受到损失。为了彻底解决农民这一老大难问题,2001年5月,陆秀艳贷款5000元,租房子做起了铁皮谷桶、谷斗、水桶生意。她销售的白皮谷桶每套价格仅在160元至180元之间,但可装谷子却达到1200至2000公斤以上,又能防潮、防虫、防鼠害,坚固耐用,搬动方便。因此,农民朋友纷纷登门定购,产品供不应求。如今,陆秀艳的年纯收入非常可观,成了当地的致富女能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