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容县黎村镇温泉村养鸡大户伍生带上刚刚出售1000多羽活鸡所得的4万多元现金存入当地农村信用社。他满脸喜悦:“去年以来在山上饲养群鸡得价,收入比较可观。现在,我的存款已经有100多万元了。”
容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沙田柚、兰花、肉桂、八角、桑蚕、石斛、速丰林、食用菌和霞烟鸡、三黄鸡、瘦肉型猪、朗德鹅、菜牛、山羊等种养业已成为促进该县农民增收的高效品牌项目。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超过6成来自品牌农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33元,比2005年增107.3%。
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资本等形式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去年底,该县共有非公企业1500多家,个体工商户1.3万多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3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制药、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等5大产业集群。目前,县内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8.3万人,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
该县还大力组织劳务输出。近五年来,通过多渠道培训农民25万多人次。该县在广东等地企业务工的劳动力有12万多人。2010年,全县农民工资总收入20.51亿元,人均320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1%。
高效品牌农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壮大,劳务输出的增多,使该县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存款余额逐年增加。至今年2月底,该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83.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24亿元,全县人均存款达10432元。存款余额和人均存款分别比2005年末增加47.39亿元和5686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老巴村致富笙歌越奏越响亮
“在家吗?我们把种植协议签了。”7月4日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民黄堂忠冒雨来到贫困户王福财家,将种植协议拿出来,协议中有负责回收协议、保底价协议。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龙胜县一个贫困村的另类发展之路
“希望大雄村的公路硬化工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去年年初,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雄村的村委主任粟文良召集本村的村民召开了一次“特别”村委会议。这次村委会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次村委会议的地点不是在大雄村,而是挪到了龙胜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大 【详细】
银海区:平价蔬菜进超市 “农超对接”获多赢
“我们种的蔬菜能直接卖到大超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节前夕,家住银海区三合口村的朱战兵、苏艳婷这对年轻夫妻在田埂上整理刚刚采摘下来青菜,“等一下就要往超市送,这几天蔬菜卖得好,昨天才要1500斤,今天增加到3000斤,都有点忙不过来了。”说起自己种 【详细】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发展竹林经济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群众,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经济。在管护好原有竹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山竹,每年秋冬季合理砍伐,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民们说这是环境保护得的“奖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