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圩日。一大清早,家住南岸村的年轻媳妇向太平背着未满1岁的儿子搭上了前往镇上的班车。下车后,径直来到圩街最尽头的“摊点”前——西乡塘区20多个政府部门的小桌子一字排开,正在开展信访下乡、现场咨询活动。
“我今天是专门来咨询致富项目的。”向太平坐到了农林水利局的咨询台前,“我春节回了一趟娘家,看到当地流行种麦冬、天冬等中药材,这边的气候适合中草药种植吗如果种出来,该到哪里卖该上哪儿去学”向太平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
“无论养殖业还是种植业,规模化都是大势所趋。如果只是单家独户小打小闹,很难适应市场竞争,销售渠道也不畅通。”听了西乡塘区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黎高盈的一席话,向太平脸上立刻浮现出失望的神情,站起身来打算离开。
“即使资金少、土地少、没技术,还是可以创业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听黎高盈这么说,向太平眼睛一亮,重又坐回椅子上。
据黎高盈介绍,去年,距离金陵镇不远的坛洛镇定顿村成立了一个黑豚养殖农业合作社,跟南宁市最大的黑豚养殖公司签订了合作协定。农户第一年投入1万元购买数百对种苗,企业派人免费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对种苗一年可生6胎,每胎二三十只小黑豚,年底公司再统一以40元一只的价格回收,人均可收入2万元。由于黑豚项目成本小、风险小,不占用农耕时间,已吸引当地数十户农民加入。此外,西乡塘区农业部门还计划今年在坛洛镇建设一个无核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同样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农户每亩投资七八千元,葡萄一年收成两造,该品种上市后每公斤售价可高达24-30元。
向太平将黑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的电话抄下来,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贴身口袋里。她喜滋滋地说:“现在心里亮堂多了!葡萄也好,黑豚也好,我明天就到各个合作社里取经去。等选准了项目,叫上村里的人都参加,大伙一块奔富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县:老巴村致富笙歌越奏越响亮
“在家吗?我们把种植协议签了。”7月4日一大早,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老巴村村民黄堂忠冒雨来到贫困户王福财家,将种植协议拿出来,协议中有负责回收协议、保底价协议。 【详细】
忻城县尚宁村:农民“上班”月入三千
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板六屯,100多户农户将自己承包的田地出租给广西景建园林工程公司种植百香果,200多名群众再返回基地种百香果领工资。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已种植千亩连片百香果。 【详细】
龙胜县一个贫困村的另类发展之路
“希望大雄村的公路硬化工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去年年初,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大雄村的村委主任粟文良召集本村的村民召开了一次“特别”村委会议。这次村委会议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次村委会议的地点不是在大雄村,而是挪到了龙胜县城召开,参加会议的不仅有大 【详细】
银海区:平价蔬菜进超市 “农超对接”获多赢
“我们种的蔬菜能直接卖到大超市,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春节前夕,家住银海区三合口村的朱战兵、苏艳婷这对年轻夫妻在田埂上整理刚刚采摘下来青菜,“等一下就要往超市送,这几天蔬菜卖得好,昨天才要1500斤,今天增加到3000斤,都有点忙不过来了。”说起自己种 【详细】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发展竹林经济
全州县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委群众,自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高山气候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竹林经济。在管护好原有竹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山竹,每年秋冬季合理砍伐,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民们说这是环境保护得的“奖金”。 【详细】